时间:本周日(10.06)6:00~7:00
地点:在“云之家”召开
主题:谈谈经典国学文化的学习
主持人:李盛芳
时间大臣:杨卓明
记录大臣:黄林辉
学员分享:按序号轮流
会议流程:
1、主持人开场(2分钟)
2、主题分享(10分钟)
3、各位践行成员分享(每人3分钟)
4、对践行遇到的困难提问和解答
5、公布下周周会主持人(交接)
本次会议组员全部岀席,准时顺利召开会议。
主持人主题分享:
在中国国学中有丰富的哲学内涵,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中华国学其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易》、《孙子兵法》--胸藏四海,安身处世,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海纳三千年智慧,没它就出不了诸葛亮、王阳明。内容丰富全面,上至这领悟哲理、洞察人心,下至启蒙教育:历朝军事家、外交家都学以致用的宝典,助我洞彻世间人情,做职场、商战、逆境的赢家:
《鬼谷子》--如同尖刀,直剜人性最深处的弱点的“千古禁书”。
《道德经》《庄子》--东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助你看清内心,活得明明白白。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美妙韵律,即使再忙也能修养片刻,用五千年的文化,富养精神。
《山海经》--一本包罗万象的千古地理奇书,天马行空的描述,比奇幻小说好看几百倍!
《坛经》--佛学经典,比别人更早发现生命的智慧,找回清净恬静的内心;
《千字文》--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
《弟子规》--令孩子更懂礼守礼的“行为守则”。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读过四书五经,才知道处世为人,如何站稳脚跟,儒家思想是中国人5000年的魂,其中最精髓的必定是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修身、处世、养性,用最简明易懂的方式讲透了。学习儒学思想的处事方式,进而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增长智慧,练达人生。拥有诗情、禅意与古典美学的陶冶,行走世间,风雨不惊心:迷茫时读一篇,你会遇到心智更成熟的自己。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无所不在!它乃先祖们留给咱们的宝贵财富!小孩越早学习,印象就越深刻。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一点一滴日积月累,逐渐就会潜移默化!最终达到如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记得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较少学习传统蒙学教育。现在国家重视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但从幼儿园开始就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中小学的课程也加大了古文的学习。以国学的精华,富养孩子的心灵: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孔子对他的一生,有个小结, 1、十五有志于学;2、三十而立;3、四十不惑;4、五十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这一生,他从十五岁志于学一直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做了这个概括。
我们从孔子成长的这一生中间,怎么来吸取智慧,把孔子当作一个标杆,当作一个尺子,我们看一看,对照对照,我们和孔子比的话,我们缺少什么?
比如“十五有志于学”,什么叫有志于学?是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把这一生要做什么,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们很多人活了三四十岁了,都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很多大学生,二三十岁还在碌碌无为,还不知道此生的使命和责任。孔子十五有志于学,那我们有没有人做到呢?周总理十二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状态。
所以,“十五有志于学”给我们的启发,一定要知道自己此生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我们活着一生几十年,说起来八十年、九十年仿佛很长,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这一生不能白活,要知道自己这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三十而立”,什么“立”?孔子到了三十的时候,他人生看问题、处理事情基本的格局就立起来了,很多人一辈子都立不起来,听了张三说张三有理,听了李四说李四有理,听人家海外回来的人说西方多好,就以为西方多好,到底人应该怎么看问题,要立起来!
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考,要有自己判断的能力。很多人,比如传销里边,进去以后,一两天就已经被完全洗脑、征服了,就立不起来了。我们听到各种观点,我们听完之后,用《中庸》的话,要“明辩之,要有辨别是非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大家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自己关于人生和宇宙重大事情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以后,再听各种学说的时候,就能从容中道,就知道该怎么取舍,该怎么判断。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道理上都已经很通达了,看什么问题都很通达。工作中有很多惑,人际关系有很多惑,包括自己升职的过程中、发展遇到了很多障碍,有很多惑,很多困惑,可是孔子四十岁的时候,他看这些问题,都已经不惑了。“不惑”这背后,实际上,说深了,他有秘密的,这个世间的规则,都有因和果,任何事情出现了,必有其原因,任何事情苗头出现了,必有其结果。你明白这些以后,你再看事,你的嫉妒也好,你的不解也好,就会消解很多。
“五十岁知天命”,什么是“知天命”?这个境界很深,一个人知天命,就是一个人不但对外部的道理很通达,而且是对自己在宇宙中间应该怎么活有了领悟,如果说“四十不惑”是对外部的一种通达,“知天命”是指我本人,返回到孔子本人,他在宇宙中间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他很清楚了,这就是“知天命”。“知天命”的境界,就是说我们这一生,该做什么,不做什么,这要很清楚,这就是“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什么是“耳顺”?耳顺,我们现实中很少做到。别人说你好就高兴,说你不好就生气,表扬优秀就美滋滋的,说这人不咋地你就生气,不耳顺?就是“我”执。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小我的执着,对自己很执着,当你的话符合我的想法的时候,我就高兴,当你的话不符合我的想法,我就生气,这就是被小我紧紧的包裹,你只有把这小我给打开了,没有小我了,怎么说,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个时候,你听到什么,都耳顺了,这就是孔子的修为。
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做什么也不违反规矩,这个境界非常高,我们现实中的人,如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得做多少违法乱纪的事啊!可是孔子不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心所欲,还不逾矩,他的秘密是什么?秘密就是孔子把心中的那个污点给去掉了,把很多人性的弱点给克服之后,心中留下的是什么?用孟子的话叫——良知,用我的比喻,就是那个光亮的珍珠,光芒四射。
用一个故事结束今天的主题:
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发现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好,变得很丑,脸部严重变形,一条一条的横肉。雕刻家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找遍了中医西医,都解决不了问题。用了各种仪器检查也查不出毛病。后来,他找到一位有很高功德的法师。
法师对雕刻家讲:我可以治好你这个面貌变丑的毛病,但是我不能白给你治,你要先帮我做点事情。
雕刻家连说:可以,可以。要我做什么?
法师说:我要你在我的寺庙里帮我雕塑几座观音像。
于是,他就开始帮法师雕塑观音像。
这位雕刻家在以前的一些年中雕刻了些什么呢?他大量雕刻的是鬼怪,是夜叉。而当他开始雕塑观音像的时候,作为艺术家,他会不由自主地模拟观音的表情。什么是观音的表情呢?是善良,是美好,是慈悲。这无疑是非常好的面貌和表情。雕刻家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着,他不断模拟着观音的表情,不知不觉感到自己的身心、面部表情受到调整。半年过去了,观音像雕塑好了,雕刻家发现自己的面目变丑的毛病也被治好了,他又像自己青少年时代一样的端庄好看了。
雕刻家问:师父,是您的功力帮我治好的吗?
法师微笑着说:不是,是你自己把自己治好的。
那么,这里的奥妙是什么?
原来当他经常雕刻夜叉鬼怪的时候,他不由得就模拟夜叉鬼怪那些狰狞可怕的丑陋表情,久了就沉积为自己的相貌。观音的塑像是千百年来被凡人雕刻出来的,凡人在塑造观音的时候,集中了一切的慈悲、善良、怡悦和美好。
当雕刻家雕刻的时候,又不由得去模拟这些美好的表情和相貌,于是不知不觉把自己调整过来了。
由此可知相貌和心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也常读国学经典,沉浸在前人的智慧海洋里,我们也会变得更加智慧的。
各位组员分享:
军军分享:
各位同学早上好,我是温军军
坐标:深圳罗湖
祖籍:山西吕梁
三个标签:
1、时间管理践行者:过平衡有序的生活,早睡、早起、锻炼、阅读。环游世界100个国家。
2、财富自由践行者:实践财富自由,买100套优质房,并影响1万人实现财富自由。
3、担保公司的合伙人:让有诚信的人没有难融的资金;创建一个自动运营的金融系统价值100亿。
我的90天四大目标:
睡眠:21/90天 23点睡前睡6.30前起
阅读:16/90天 看书 财富效能类
运动:10/90天 锻炼 人鱼线 跑步
财富:0/6人 收益 年化12%
本周践行好习惯完成情况:早睡7天、早起7天、晨间日记7天、财富反思7天、分享正能量7天、阅读6天、运动3天、冥想5天、演讲0天;实际完成率77%,追求平衡有序,高效率工作,慢节奏生活,加油,加油,加油
今日主题:谈谈经典国学文化的学习
说到国学文化,我的第一反应就想起来“三字经”,“弟子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的大儿子温嘉耀5、6岁的时候就陪着孩子到南山上过国学课,后来因为距离远就没有去了,其实很有必要坚持学习,主要还是没在这上面花心思再去找离家近一点国学课堂,家里也买了三字经、弟子规的书,好像只是简单的学习,并没有深读,其实这些内容需要反复读,思考理解后分享感悟才更加能增加记忆;这点其实想想现在捡起来再读也是可以的,全家人一起共读。
第二点是这次国庆70周年看了一个电视剧“大国外交”,电视剧中毛泽东的重大决策“抗美援朝”,周恩来低调而强硬的外交风格,无疑不显示出我们大国的风范。在伟人们的身上也看到很多国学经典的完美体现。
感谢盛芳今天这个主题,谈谈国学文化的学习,不谈真就不重视了,谈一谈才发觉国学如此重要,对我有了新的启发,所以决定带动全家人好好学习国学文化经典。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
杰如分享:
上周检视:2天身体不舒服没睡好,其他5天睡够7小时,心动空间进入优势和爱语的测试,找到下一步沟通方式,儿子小学学习技巧探索越来越清晰,要搞定的是孩子爱学习,觉得学习是有规律好玩的!
对诗词经典学习的理解:本身不是特别关注和喜欢研究,不过之前当中学老师,需要和学习一起探索,发现古文及其厉害的是用极短的内容表达及其丰富的故事内容,大多是蕴含哲理的故事,不像现在,表达一件事要用极大篇幅才说得清楚!因为觉得难,所以没有很需要的时候很少学习,看来也要开始调整,往后才能帮助孩子也适应从经典中学习进步
卓明分享:
大家早上好,我是杨卓明,首先我来总结上周的践行情况,1.上周睡眠小镇打卡都完成了,2.读书只听了一本书,要加油,3.运动几本没有,脚破皮想动都懒懒的。接着来说下本周主题吧!本周主题“学习中国经典国学文学”我觉得我们群里对国学的研究还是很广的,我目前对国学的了解可能比较浅薄,我只喜欢古诗,古词,我觉得用很少很美的文字来表达思想是个很美的事。学国学也有很多好处。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因为文学,原本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我们更好地接收知识,了解历史,从而丰富了生活,也让我们的世界生动了起来。
林辉分享:
本周践行总结:
睡眠:每天晚上11:00前入睡,睡眠觉时间保证在7个小时。睡眠小镇每天打卡。
守时:本周去新房搞卫生,有一次晚送饭给大儿子,有2次送小儿子上学迟5-10分钟。其他事情都做到守时。
阅读:每天听书3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主要听《不管教的勇气》、《凯叔讲历史》
主题:谈谈经典国学文化的学习
说进经典国学文化,固然也是很重视,必竟是中国人。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机缘巧合,参加了经典古文的课程。结果买了一部国学机。刚开始计划每天跟孩子一起来读国学,从《三字经》《弟子规》开始读起。可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觉得枯燥无味,很难坚持。于是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每天打开国机调小声很小声,但是他们在玩的时候又能够听得到。所谓的右脑学习,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听进去了。记得有一次小儿有一次大儿子。一起去散步的时候,他突然说妈妈我会背千字文。我真的一字不落的背下来。那时候才知道原来。真的是有效果。但是国学,我认为不单只是要读要背,还要付诸以行动。所以带孩子参加过几次国学夏令营。孩子们每天早睡早起,自己洗衣服。甚至各种各样的经典背诵。甚至有各种体验。每一次参加完夏令营。孩子都会特别的体谅父母,为家人着想。可惜没有一直坚持下去。
盛芳的分享,让我重新重视起来。从小范围来说为孩子语文做好准备。同时让人知书达理,提高自己的素养、智慧和判断力等。
斐莺分享:
主题分享:经典国学的学习
从小我的经典文化学习的启蒙,是通过我父亲讲述古典故事,最记得是“衔草结环”这个成语的典故。我的爸爸也特意买了《幼学琼林》给我启蒙。
有了孩子以后,侧重在英文学习。孩子的经典国学反而是在学校习得。从小的半天早教每天都有学习三字经,不知其意但能够流利背诵。小学后每周在语文老师带领下学习国学,早读课背诵古诗词。
家里有一整个书柜,都是家公以前收集的古诗词鉴赏,非常大部头,孩子会好奇,去看一看爷爷留下的书说什么,也是一个小小的启发。我的先生近这几年也非常喜欢学习古诗词,再自己新编写。我现在也有听罗大伦的《道德经》。
火英分享:
我90天践行目标:睡眠、运动、阅读。
这周带娃在新加坡旅行,除了走路,没有做运动。睡眠达到,每天阅读《人类简史》英文薄荷阅读及读了几章《NLP思维》。
关于今天“经典国学文化的学习”,我去年在学《道德经》,自己诵读及听喜马拉雅音频(我听晓声白话版)。道德经学习感触比较深的有下面五句: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凡事不过三,人的记忆和注意力一般处理不了多过三项以上的内容。所以无论写文章还是说话演讲,都尽量三点论,不宜过多。
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简、谦和这三宝对我们现代人同样适用。
3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上善若水,为人至善至柔
4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很喜欢“大道至简”的智慧,我自己平时穿戴喜欢简约大方;家居摆设走简约路线;说话也喜欢简单,不拖泥带水。
5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少则得,多则惑 ”对我们忙碌的现代人太有哲学指导意义了。有些人涉足非常朵领域,但浅尝则止,到头来没什么建树。人到中年我现在是在做减法阶段,我的生命就聚焦于香港保险理财、家庭、在事业中成就他人这三项,聚焦后人少焦躁,精力更充沛。接下来计划读的国学经典是《易经》。
董芬分享:
先回顾上一周的践行情况:
阅读30分钟并打卡
学习英语/会计/跑步1小时
固化早睡早起 5:30-6:30
固化晚睡仪式 21:30-22:30
上周阅读并打卡完成,早睡早起完成,学习专业知识未跟上日程。
本周会议主题《谈谈经典国学文化的学习》,在这方面的确接触太少,只是我家小朋友在暑假期间去学习快速记忆,比赛项有这一项,必须记忆国学,暑假期间小朋友完成了弟子规的记忆,本学期感受他学习和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变化,不知道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学习还是因为有长大,今天这个话题引起我的深思,希望未来自己多往这方面去了解和拓展,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