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大学图书馆里,偶尔会碰到老教授顶着已经开始发白的头发,带着老花镜和我们一起自习。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着新知识,也不忘记学点网络用语,上课时蹦出一两句来证明一下自己也是紧跟潮流的。
除却职业需求,国人读书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我们是一个异常喜欢热闹的民族,自带聊天功能,随时随地可以聊起来把空白的时间填满。
在国际机场上,你常能看到,满头银发的白人老爷爷老奶奶在候机的时候没有聊天而是捧着厚厚的英文书看。
他们大多不是学者,读书也不是为了做学问,只是出于一种从小培养起来的习惯。
2.
美国学校的阅读量大,这可能大家也有所耳闻,但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中范海涛提到美国的flipped classroom(“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老师会提前在课程系统上把课前阅读作业布置给大家,第二天用课堂时间写作业、讨论或由老师答疑、归纳重点。
这些海量的阅读作业,就算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也都读不完。但是即便如此,大家也要拼命去读,读多少算多少。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读了,哪怕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到课堂上才有的可谈,对于别人谈的内容,我们也才有可能听懂。
因此,阅读是美国文科课堂一项重中之重。狭路相逢,没人能够幸免。
在美国念高中的李瑞清,提到他的历史课一学期就布置了三套大部头的研究书籍。
而且都是前几个世纪那些经历过中世纪宗教改革的英国老学究花了几十年完成的,极其晦涩,连美国本地人都读得味同嚼蜡。但当我真的慢慢啃完这些大部头以后,才发现它们对我的帮助和世界观的塑造都是不可想象的。
3.
我大学念的是经济系,很多课程老师会推荐阅读书目给大家,有专业性强的也会有比较有趣味性的比如《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但真的会去看的人很少,课堂还是以老师讲为主。
而现在回顾自己的大学,给我最大帮助的还是阅读。从大二开始,我基本保持一星期两本书的阅读量。
人的迷茫很多时候来自于对世界的无知,而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人生,早就有千万人痛过笑过,然后写在文字里。有些书可能看完了内容记不清楚,但是它带给你的启发是一直存在的。
从实习开始,我看书的时间就变少了,而且上班比较累,精力也不太够用。相比而言,上学的时候压力较小,学校的环境也适合学习和沉淀,所以大学是一段非常宝贵的时间,一定要珍惜呀。
4.
作为一个即将下架的大四学姐,在这里给大家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看什么书
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是感兴趣并且以后想要从事的,那么建议你要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可以找老师要推荐书单。
室友公司的老板,从大一开始就决定以后要去做外贸,于是在大学里没有做杂七杂八的兼职,而是把时间都省下来去学英语和专业,二十几岁就创办了公司。
如果你对自己专业没兴趣,那么就去看你真正感兴趣的方面。老实讲,从某专业毕业也不代表你可以胜任相关的岗位,大学更多的作用还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模式,所以,专业不重要,找到你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领域,然后去学。
抛开功利性的话,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书看了。我自己也会关注一些喜欢作家然后看他们推荐的书目。
但是一定要有判断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和有营养,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
用Kindle看书更省钱
大学图书馆里的书一般更新速度很慢,种类也不齐全,如果你想看比较新的书,建议买kindle。我自己大学里买的是入门版的,不带背光但是基本没有影响,眼睛看着也比较舒服。
学生一般都没有很多预算,买纸质书的话,一本几十元,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你想多看书,买Kindle觉对是更省钱的。微信可以推送很多免费的电子书,非常方便。(当然你预算够的话,还是建议用买的)
做读书笔记
如果你想更好的记忆书中的内容的话,做读书笔记是个很好的选择。我自己的电脑桌里有一读书笔记的文件夹,按照作者或者主题分类,看到书中精彩的部分我会整理进去。
这样的话,可以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要用的时候比去百度搜更实用。
5.
读书除了有功力性质的作用,更珍贵和深刻的是带给我们一种思考与自我成长。咪蒙说:看书是我治疗自卑的唯一方式。
读书大概是你一生中能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了。
在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关上门,暂时远离世界的喧扰与噪音,泡一杯茶,翻开一本书。
20几岁的人生,除了钱,还有书和花香,梦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