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周三,在家休息的第三天,声音有些好转,但感觉声带还是有点没有完全恢复好,只是原来麻痹的地方变小了一些,能发出声音了。这次病休,让我对身体健康有了重新的认识,就像中医理论一样,预防先于治疗,才能为身体储备各种能量,一旦出现一些小小的信号,比如小小的嘶哑,头疼头晕,千万就要去认真体会,好好分析近期的生活作息,做出调整,做出回应,才能让身体及时调整过来,而不是觉得自己身体能行,能顶过去,蛮干只会让事情变糟而不自知,侥幸只会让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而不自明,只有问题出现了,才会好好反思,好好总结,这,就是人性,而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人性的束缚,没有侥幸。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律力,行动力,知行合一的能力。
老公都熬得很晚回来,为了让他早上多睡一会儿,每天都是我一个人打车去送嘟嘟,他还蛮乖,用对了方法,就不会哭着出门。
女儿的状态早上看着还蛮好,中午老师发来信息,说找她谈话的时候她也比较听话,老师建议她先从文科几门重点突破,争取这次考试分数能上去一些,增加信心,建议她晚上回家都要多读一读历史政治,她同意了,但是晚上回来的时候,她并没有跟我说老师找她谈话了,压根儿提都没提,我当时在想,她是不是为了逃避老师说的在家里多读一读书的事情,后来也因为这一想法,一直心里嘀咕,直到今天早上起来床,睁眼第一个想的事情就是这个,我担心她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心里着急,手里又不行动,最后成绩不进步,又只是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后悔而已,然后又不了了之。5:30醒的,离起床时间还有50分钟,床上翻来翻去睡不着,我感觉目前的状态是没有另外哪一件事比女儿的学习状态更让我担心的,我知道我要放松,但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去放松,毕竟,中考只有半学期了,如果她这学期还是这样没有任何进步,该如何是好,时间越来越紧、、、、、、 闹钟准时想了,我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空想了50分钟,或者也叫内耗,她的学习,只能交给她,我不能用力太猛,也许她昨天晚上不跟我说老师谈话的事情,是她心里有数呢,是她自己在学校的时候 就把该背该记的全部弄了一遍呢?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是我自己的情绪,相信这一点,也同时给孩子更多一点的信任,我每天只提供情绪价值,只有先接纳,再共鸣,才能在共同的情感频率中产生共创,对,就是这样的逻辑,加油。
白天再次复习一遍施威老师的让孩子了解我们的爱的三个步骤:
1 情绪的同频,我跟孩子的情绪在一起,孩子快乐,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孩子悲伤,我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悲伤,孩子恐惧,我完全能感受到孩子的恐惧,接纳孩子的情绪,同频孩子的情绪,陪伴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能情绪压制、情绪否认。
2 情感共鸣 我了解你的伤心你的烦燥,你的渴望,你的需求,只有共鸣,才能把孩子的整个身心都抱进来,而不只是给你钱,给你物化的东西,只有把孩子的情绪、情感都抱进来的时候,真正的爱才出现,真正的爱不是物质,而是整个内在生命的一份接纳。
3 爱的共创 在情感共鸣里进行对话,沟通,才能一起来创造我们想要的结果 而不是我说,孩子去做。
孩子没有行动力,是因为还没有触及到她内心深处的渴望。越来越感觉前天的谈话,真是一场不太高级的谈话。就只有共情,共呜,没有真正调动她的积极性,没有点亮她内心的热爱。这点该如何突破,下一步得不断找机会。不过这也是进步的过程,毕竟自己从以前只会情感否认情绪压制的妈妈,变成现在能情绪接纳和情感共鸣的妈妈了。
昨天很冷,加上感冒,运动成了犹豫的问题,但还是一狠心,开了暖风机,关上房门,老二看动画片,我运动。过程中没有感觉很冷,状态不错,50分钟搏击,让人神清气爽,赶走坏情绪。老二很乖,写作业很积极,这两天着重复习 j q x跟 “鱼”的组合发音要不要去两点的问题,哈哈,那家伙,记得老师说的话,说j q x不愿意跟u玩,愿意跟“鱼”玩,但是要去掉两点,就是在写的时候又有点模糊,不确定,看着好笑又好玩,没关系,他就是蜗牛的属性,慢慢来,慢慢养。另外数学的加法公式和减法公式原理他也没理清,需要引导问问题才会,这应该是数学思维建立的问题,所以这个也需要接下来慢慢学习养成。娃,真的好需要耐心、细心、用心呀,当年女儿成长的过程,小学的成绩几乎没操过心,她自己能搞好,并不是她多聪明,而是我没有这样的心思花在她身上去关注,老二就不一样了,从小啥都慢半拍,也不是他笨,而是我发现他就是慢些,所以有关注,另外再加上老大的教育问题引发的自我反思,所以养育老二会更加地注意和细心些,这都是成长,不内疚,不自责,向上向前,肯定会越来越好,对吧,加油。另外,孩子的成长,关键在于生活习惯的培养,自律,行动力的养成,这些都有了,成绩是附带的。
今天对自己的总结是,时间管理一定要再严谨些,每天除了看一些固定的公众号,其他时间都要分配给看书,只有这样,才能成长更快。
商业方面的公众号:刘润,韩秀云,虎嗅; 从在电脑前安静在看,做记录
教育方面的公众号:李阳,施威,王立宁,林巨。教育方面的可以做家务的时候听,走路的时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