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讨论会上,一位同事分享了Elon Musk的第一性原理,颇有哲学高度的思维方式,却依然遮掩不了其中的被神化色彩。毕竟,所有的概念都是人为构建的,必定有其概念边界的。
Elon Musk提出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偏量子力学的物理概念,强调从头算,无需任何经验数据,只有少量基本参数做量子计算。使用第一性原理的前提是,不能用比较思维,我理解,“比较”的话则将一些经验参数加入进来了,影响客观性。
Elon Musk在开发电动车的案例中运用了这一定理。从经验的角度,人们会说现在的电池组很贵,且未来没有变化的可能,因为从历史江河观察一直都是这么贵的。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电池组没有改进空间,或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然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可以问:电池的材料构成都是什么?这些材料的现货市场价值是怎样的?电池是由碳、镍、铝、其他用于分离的聚合物还有一个金属罐组成的。如果我们去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金属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分解一下,那么这些组成电池组的材料每种又值多少钱呢? Musk在采访中说道,他将电池组分解成最基础的材料组成部分:碳、镍、铝、其他用于分离的聚合物还有一个盒子。这些都是电池组重要的组成元素,这是形成一块电池的最基本的事实。从那里,每个部分都可以优化、改进,最终的优化程度也取决于解决问题这些人的聪明才智。于是,现在电池的价格从每千瓦小时600美元变成了80美元。
从Elon Musk从事的行业可以发现,第一性原理是有其概念边界的,这个原理偏客观,更适用于硬性行业,而不适用于软性行业,而互联网是相对偏软性行业的。硬性行业的第一性原理,相对统一,所以Elon Musk的牛逼之处不在于提出并坚持了第一性原理,而是敢于抛弃历史包袱,剔除经验比较,无视主流价值观,最终兑现了第一性原理。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魄力,也承担了一般人承受不起的成本。
在互联网行业,如何应用第一性原理,我想这个概念需要变通地去理解,有几种思考路径。
第一种,本质论。
确定做一个领域的时候,你的理解会受诸多“比较”的制约。比如直播,主流的理解,直播是秀场,直播是赚钱的工具,直播是互动。回归本质,直播同文字/图片/视频一样,是一种信息传达的工具或媒介,直播具备了更即时生动的传达能力,但传达的意义依赖于信息本身是否有价值,从这个本质上来看,信息价值尤为重要,所以直播的价值,决定于信息本身的价值,内容才是核心。理解了这层意思,你会发现,内容才是用户的需求,不是直播本身。
第二种,初心论。
抛开一些自然需求,如吃饭睡觉,我们做一件事情一般都有个初心。在创业领域,谈的更多。一个东西,人们谈的越多,大有可能因为人们在这一块做的还不太够。丢掉初心的现象很常见,因为过程中人们受到的诱惑和干扰太多,难免走着走着迷失了甚至走偏了。之前创业中也经历过,深有体会。第一性原理相对客观,是一种价值观,可初心是一种选择,一种认知,一种判断,一种口号。比如马云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微信的连接一切,陌陌的更快速认识陌生人,网易严选的好的生活不贵,包括一些创业团队最开始聚焦的那一部分用户群体都算初心。坚持初心是对的,但初心也有可能是错的。
第三种,经验论。
经验论,即方法论。方法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结来总结去,只是话语表达形式的不同。对于初学者,方法论可以做指引,对于实践者,未必是良药。不过,第一性原理本身是抛却经验参数的,这或许是违背其初衷,但软性行业如果不谈经验,一味强调开创性,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难有人会有这种耐心,毕竟,经验是可以节省你的试错成本的。
第四种,偏好论。
讨论中,提到了乔布斯的科技与美学的简约第一性原理。这有些牵强,这不过是乔布斯本人的偏好罢了,美学的魅力在于多样性,白色是你的颜色,黑色有可能是我的主色调,个性化色彩比较重。当然,乔布斯的偏好里面,也带有一些对于用户的超前的观察,相当于创造了一种偏好,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
第五种,大数据论。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细胞因子。大数据论在产品/运营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源于它的客观性与群体性,是相对科学的判断依据。大数据本身就可以延伸出很多的结论,直接产生价值,是有可能产生第一性原理的。
第一性原理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这个概念本身不重要,其背后的东西更值得关注,到低是本质,还是初心,经验,抑或是偏好,大数据,这其中代表的价值点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