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秋天,我升入镇安中学读高中,被分在高一(七)班。当时,为了我报名的日子,外公还特地查了我的八字,并且一再要求我不许头一天去报名,一定要等到第二天再去学校。于是,报名的第一天,我乖乖在二舅家和表妹给布娃娃缝衣服。
第二天去报名办手续,被告知当天晚上就该领书上自习了。彼时,我站在高一七班的教室门口的阳台上看风景,第一个找我搭讪的就是王茹。从此后,我俩就这么一路死磕到了现在。直到前不久的“十一”假期,我才总算把她清仓处理大甩卖了。
马浩同学就是我高一(七)班的同学。我们班的孩子来自全县各个乡镇,主城区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当时,我和来自柴坪的陈晓玲坐同桌,马浩坐在我的后桌,同桌是汪冰。巧合的是,我和陈晓玲都是来自乡镇中学,汪冰和马浩都是城里的孩子。
高中最好的玩的事情就是,我们班的班委基本上是当时的班主任宣老师抓阄抓出来的。比如,我们是七班,班长就抓了个学号为七的汪洋。至于其他的各科学习委员,基本也是如法炮制。于是,莫名其妙地,汪冰就被抓成了物理课的科代表。
开学不久的一天,宣老师突然将全班所有的城里孩子喊去开会了。当时,我们都很好奇:“宣老师要给城里孩子传授什么秘籍呢?”然而,开完会回来,看到汪冰和马浩不爽的脸色,才知道老师批他们“仗着自己是城里人,看不起乡下孩子”。
对此,他俩觉得超级郁闷。其实,在我的印象里,那些城里孩子,比如姚瑞、翟志勇人都挺好的,一点也不会像老师讲的那样呀。他俩嘀咕了句:“都是郑佳他们平时太嚣张了。”然后问我们:“我们没有看不起乡下孩子吧,我们挺友好呀”。
好像就是因为这句话,我们的关系就越来越近了,遇到不会的问题会一起讨论,有什么好看的小说也会一起分享。我记得,我最早看的《平凡的世界》那套书,就是马浩在学校后门口的书店给借的。甚至,马浩还有了一个超级恶心的外号——马桶。
在我眼里,马浩一直是个阳光男孩儿。在他脸上,一天到晚都是笑嘻嘻的,很少看到他有忧愁的时候。在我眼里,他干过最二的事情,就是和汪冰一起骑着车,找遍小县城的每一家书店,只为了找到郭敬明出版的最新的书,可惜最后空手而归。
高一结束的时候,我们面临文理分科。陈晓玲选了理科,我选了文科,王冰和马浩最后选了什么我也不大记得。大二的时候,汪冰和王茹一起来学校找我,我们就又联系上了。至于马浩,直到去年才听说他没了,具体怎么没得,也没人能说清。
年龄慢慢增大,我的记忆力就越来越不好了。偶尔,我会当着比我年长的老师们开玩笑说一句:“不行啦,老了,记不住事情啦。”每次,他们都会毫不客气地回我一句:“在我们面前,你还好意思说老,你才多大个娃娃呀……”很开心,还有人愿意把我当个娃娃看待,让我偶尔还有撒娇卖萌耍赖的机会。
可是,当我开始梳理我的同学们故去的故事时,我才终于明白什么叫“黄泉路上无老少”,也终于知道每一个能看见阳光的日子都是值得庆祝的节日。当我们抱怨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容易的时候,要知道,这也是很多同龄人终其一生未曾企及过的生活呢。所以呀,要珍惜每一天,用力爱每一个值得爱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