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心需要读到深处才开始颤动,但写文字的人从第一个句子起便别有深意。我嚼碎每一个字,想去留意,这个精彩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这个绝代的人是怎么出场的。
宝钗的出场非常平淡,相比写她的美貌只有八字"生得莹润,举止娴雅",曹公更加细致地描述了她的家庭。她的故事开始在呆霸王强抢了香菱,大摇大摆地上京来。章节内几乎不提宝钗,却借着这个胡闹的配角哥哥,曹公似有若无的交代清楚了主角宝钗的背景。
话说,这个呆霸王有一个小愿望,想要到了京城之后能搬出来住,不必受长辈的管束。确实是一个纨绔子弟会想到的愿望,这一笔从人设性格自然出发。
但是这个小愿望第一次被薛夫人打击了。顺带的,薛蟠和薛夫人的对话补出了薛家在京城的人脉环境。
薛母道“何必如此招摇!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
薛蟠道:“如今司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
对话点明薛家的背景人脉有两家。舅舅是王子腾,薛夫人和王夫人的哥哥,如今高升了,证明薛家家中有栋梁,家族事业并不没落。这一笔铺垫了薛家的依靠。至于姨爹家便是贾家了。
他母亲道:“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咱们且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
薛夫人再一句点明了王夫人和薛夫人关系亲密。
但曹公并没有就此写绝了呆霸王的小愿望,他借薛夫人口留了一寸余地。通过这一转折表明的薛夫人和薛蟠之间的相处方式,见薛夫人是十分了解儿子,也懂得劝说儿子的,却处事无甚底线,事情大多随着儿子的心意。
"你的意思我却知道,守着舅舅、姨爹住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
果然,薛家三人到了贾家,不等王夫人开口,贾政就留人了,此处交代了住处梨香院,而且用贾政表明了不仅是王家两姐妹的亲近,真正的利害关系在贾薛两个家族。
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
曹公此处再补重要的一笔,清晰的写出了宝钗一家不是亲戚的投奔。而是两家人平等的同住而已。看到这里,我们更容易明白为什么黛玉和宝钗都是借住在贾家,但心态却差得远。
薛姨妈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
最后用看似闲笔交代了主角的落脚处。
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
曹公的厉害是这么一折腾,连读者也忘了薛蟠那个不重要的小愿望,但薛蟠记着呀,虽是暂时住下来,但"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过去的。"
最让我惊叹的是接下来这一段,借着薛蟠的不死心,曹公扫过贾家远亲子弟,亲朋子弟的纨绔习性,在读者仍在关注贾家的辉煌外表时,稍稍提及这个已经开始腐败的一角,为后来的家道没落埋下了因。
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行文到此,曹公笔下的薛蟠才"遂将移居之念,渐渐打灭了"。
比起宝钗,甚至是三十六钗,薛蟠算是个正儿八经的配角,曹公根据薛蟠原有的性格,提出了一个俗套平常的愿望,不抢风头,行文自然。随后一波三折的写这个小愿望,实际上却是为了交代薛蟠和薛宝钗共同的家庭背景和下文所需要的生活环境。看似华贵的薛家,落在宝钗身上的只有胡闹的哥哥,软弱的母亲。
朴素隐忍的出场一如宝钗的性格,这个不讨读者喜欢的女子活着的是无华而现实的世界,一切的苦衷都只稍微提及,"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读宝钗,得寻到最根源,站在她的角度想,她又如何能像黛玉的诗意任性。
读到这里,才发现从薛蟠自然聊到了宝钗。枝叶也需同样曲折有力,才衬得牡丹不浮于表面。这样写配角,方不落俗套。
文集 访曹公脂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