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元素的逐渐渗透、大宗商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各种触手可得的商品让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便捷,我们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有时候会考虑实用性,大多时候却很少考虑,很多东西买完用过一两次就被放起来睡觉,有的甚至只是当时觉得好看顺手一买,买完彻底忘掉。每每到搬家或者年末整理房间时,才发现我们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有时甚至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居然还有这样那样的物品。除此之外,家里东西太多,平时看起来还会乱糟糟的,难以整理。
日本有段时间风行“不持有”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下4条:
- 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 不钟爱的物品,不持有
- 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给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 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具体的方法有:
别人赠送的、自己不太需要的物品不收;
尽量不买或少买,买就要买好的、自己确实需要的;
用的频率极低的物品去借或者租赁;
日常损耗品不要一次买很多存起来;
不再需要的物品尽快扔掉;
自己不用但还有价值的衣服、书籍等可以捐赠或者卖到二手市场;
总之,保持进出平衡或者进小于出,把钱花在更加持久的事务上。
对于个人而言,日常涉及的无非衣食住行几个方面,为了表示不浪费花的这几十块买的书和看书的几个小时时间,我决定在个人近几年衣食住行方面对自己做出约束。
衣着服饰
家里的衣服数量基本保持如下表格量级。
不要再买便宜的衣服,外套类至少X元以上,衬衫Y元以上,内衣内裤以等舒适为主。
先淘汰旧的再去买新的,尽量保持出入平衡。
食品购买
去超市买食品时,尽可能的少买,保证尽快吃完。蔬菜类保证3天内能够消灭掉;饮料类只买酸奶和生鲜榨汁,偶尔可以买点冰激凌;水果类可以随便买,量也尽量的少,吃完多去几次超市。
不要超市的塑料袋,使用自己的GAP购物袋,不要嫌不好看,用久了就习惯。
内务整理
小桌子一般用来吃饭或者周末看书,平时除了放水杯其他东西不要放。
书看完的没看完的都放到书架上,桌子上放最近看的1~2本;以后不要乱买笔了,有的笔都塞进不用的瓷杯中,当笔筒。
至少每两周打扫一次房间,一个月除一次灰尘。
交通出行
买车之前多坐公交地铁摩拜,少打车,节省点。
其他一些值得养成的好习惯:
每天比现在早起30分钟。每天闭目静坐至少5分钟。
地板上尽量不要乱放东西,饭桌平时要什么都不放。
睡觉之前准备还好第二天出门要带的物品。
每个月清理下不用的东西,尤其是各种纸、袋。
平时不用但一定会用到的物品用包装盒装起来放到看不到的地方。
开始记账吧,电子记账本还是很方便的。
有空记记日记,每次写几行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