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熟,是从看到父母的不容易开始的。”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阴
几天没跟父母碰面,前天特意早点回家看看他们。走到他们房间,看到两个人都已经上床休息了,忍不住在心里纳闷,“才6点多,这么早就休息了?”
一问才知,今天爸爸陪着妈妈一起去邻县某地看完牙医刚回来。年纪大了,牙齿松动脱落在所难免。
听朋友推荐某家私人牙医不错,母亲坚持要去那儿镶牙。之前已经去过一次,医生让她治好患牙再过去做镶牙。这次是过去取牙印,下次还要过去戴牙。
既然见了,就坐着陪他们聊聊天。
问他们,去那边路上坐车花了多少时间?
答曰三个多小时。
“来回?”
“不是,就回来。”
我惊得目瞪口呆,“不是隔壁**吗?怎么可能?”
然后他们告诉我,先从哪儿坐到哪儿,再转几次公交车,才到目的地。有一班公交车碰不凑巧,等了一个多小时。我暗暗吃惊。
“那你们几点出门的呀?”
“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出门了,到那边后看牙要排队,看完回来已经天黑了。”
“难怪你们这么累,原来在外面奔波一天了。比出门旅游还辛苦啊!”
问他们牙科所在地的地名。拿出手机查高德地图,发现确实没想象中那么近,单程驾车就得近1个小时。
“下次我送你们去,不要倒来倒去坐公交车了,太辛苦了!”
“没事,我和你爸反正有伴。你自己工作忙,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不麻烦你。”妈妈说。
“你平时要工作,周末又要去杭州上课,哪有时间送我们?”爸爸也接了话。
“没事没事,到时候你早点跟我说,我抽点时间。”
“不用了不用了,你自己工作要紧。”
……
“那到时候再说好了,看情况吧。”妈妈算是以这样的方式作了妥协。
想到他们为了看牙,一路上如此颠簸,真的很为他们感到心疼。
“无论如何陪他们去一次。”跟他们道别的时候,我给自己下了这个决定。
一直以来,妈妈总是这样,为我们着想的更多。宁愿自己受累,也不愿麻烦我们。不管有事没事,总是对我们说没事。
一个多月前,她不小心在路上摔了一跤,两个膝盖都摔伤了。也没跟我们吱声,幸好及时被女儿发现。
左膝稍好些,右膝已摔的血肉模糊,外围一圈黄黄的看起来已经发炎,中间黑黑的呈组织坏死状。
我说要去医院消毒包扎过才行,她习惯性地说没事。不顾她的一再反对,我顾自联系好了包扎的事情。
……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若不主动多关心、多询问,都不能轻易发现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绊绊。
相信不只是我的父母如此,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父母都会用这种无言的方式支持子女,尽量不打扰子女的工作和生活。
他们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却会用行动真心实意地表达爱。即使你已经身为人父人母,他们依然像对待孩子一样,惦记你的衣食冷暖。或许在他们眼中,你永远都是孩子。
从出生到成人,毫无疑问,对我们付出最多的人就是父母。他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不断地、用力地爱你。
再没有哪种爱,像父母的爱那么无私,不求回报。
再没有哪种爱,像父母的爱那么温润,让你自在。
再没有哪种爱,像父母的爱那么绵长,经久不息。
但我们并不是早早就能认识到这一点,有些人终其一生对父母充满抱怨和责备,而不是感恩。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熟,是从看到父母的不容易开始的。”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领悟及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才慢慢读懂“父母”这两个字背后的分量。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一去不复返。
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尽早尽孝。因为尽一次少一次,莫让生命空留遗憾。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喜欢或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