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认知】在其位谋其事,有余力则成人
1-【缘起】
3月的战略战术落地会,是一次非常严肃的会议,董事长、总裁从【角色认知、市场认知、结果认知】三个方面阐述了【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将要怎么做】。
确实,【认知层面】出现偏差,【行为层面】就会出现缺位,【结果层面】就会出现缺失!
这对商学院的工作,有什么启发或借鉴呢?
2-【自我检视:培训项目的三角】
商学院的每一个项目,有一个三角构成:
【第一个角:课程研发设计,专职导师+专业导师】,根据需要将课程研发出来,信息及时传递给第二角和第三角。
【第二个角:课程运营实施,项目经理+运营专员为主】,根据项目行事历,按照进度和标准推动,信息及时传递到第三角和第一角。
【第三个角:督导辅导反馈,运营总+区域层级】,在二阶和三阶的落地成长过程中,督导学员做了没有,给做得好的学员表扬,辅导优化和推广,做的差得辅导做到位,这样及时反馈系统就建立起来了,同时【将结果反馈到第一个角和第二个角,课程研发设计继续优化,课程运营实施也可以优化,这样三角就循环起来】。
【商学院是牵头推动三角建设,商学院本身做的怎么样?三角各自做到那个程度了?】
客观的自我检视一下:【商学院在推动三角建设上,尤其在第三角上,还需要自我营销】,【具体到三角,第一个角和第二个角度,慢慢建立起来,并且各自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循环自净化的能力;第三个角度还在建立的路上】。
商学院,该如何让第三角做好其应该做的呢?
3-【解决方案】-以火星特训营为例
【第一步:角色认知的同频】
【对学员来说】:火星特训营的学员,也是门店经理/厨师长,他们角色身份决定了他们最有价值的事情是【持续盈利】!为了做到【持续性】,需要能力不断提升,而能力的不断提升,则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所以开设了【火星特训营】,设计了一阶、二阶、三阶,这样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并且有人组织、有人传授,有人辅导,为的就是做好一件事【成就能力提升,成就门店业绩】
【对运营团队来说】:包括区域层级,要做什么呢,前面已经提到【二阶、三阶的落地成长】,需要督导、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第二步:落地成长与业务结合更紧密】
【对学员来说】:二阶9项落地成长目标,会更加聚焦,一方面前厅和后厨的目标内容上体现差异,比重或内容上;另一方面成长目标的描述与业务结合,不需要太多理解,按照格式化工具化的去做就好。同时,三阶的主题成长计划,就是吸取了二阶的实践情况,进行的优化尝试。
【对运营团队来说】:日常巡店中,加上【二阶和三阶的落地成长辅导】。一是督导学员做了没有;二是给做得好的学员表扬,辅导继续优化和推广,做的差得辅导做到位。这样及时反馈有了,学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跑偏了也会拉回来,做得好也会有自信。
运营团队,同时【将结果反馈到第一个角和第二个角,课程研发设计继续优化,课程运营实施也可以优化,这样三角就循环起来】。
4-【小结感言】
平台推崇的是【结果为王】!
商学院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业务线服务的,都要产生价值】,所以【学员、运营总、商学院】三位一体,目标是一致的,需要的【思想同频,各司其职,相互支撑,不断优化】。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需要不断自我检视,在其位谋其事,有余力,则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