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的养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每天都会遇到忘记带东西的孩子,有时忘记带语文课本,有时忘记带数学课本,还有忘记带文具盒的,没有带练习本的,没带试卷的,没带铅笔的,没带橡皮的,没带雨披……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让人头疼不已。
批评管用吗?不是很管用!还是屡禁不绝。而且让我为难的是,孩子跟你说忘记带什么东西的时候,该不该让家长送?该不该帮助孩子?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要么打电话让家长送来,要么我想办法帮忙解决。忘记带书,我把自己的书给孩子用,或者从别班借一本,忘记带练习本,我就送给她一个,我准备的一套备用本子很快就下去了一大半,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做的不对,孩子因为自己的疏忽忘记带本子,我反而给她一个本子,这不是变相奖励吗?下次谁还愿意带?于是我改变策略,给变成借,借一个还两个!我的目的是让犯错误的孩子付出点代价,一段时间之后,现象减少了,可是偶尔还是存在,我在想是不是代价太小了?
关心则乱,老师和家长的心理是相通的,我们总是有太多不忍心。
可是,到了社会,又有多少人能事事通融呢?你迟到了,单位会原谅你不扣你工资吗?你去饭店吃饭,忘记付钱,走的了吗?开会忘记带资料,领导会轻易原谅?工作能保住吗?细节决定成败,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在家人眼里,在老师眼里,你的不足都可以容忍原谅,可是到了社会,是否所有人都要迁就你,适应你?
我很明白,我的这些措施都不痛不痒,没有伤筋动骨,只是象征性的惩戒而已。我明白迁就不是爱。可是我也暂时找不到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