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同事小林看电影,结束后美美地吃了顿寿司,走出商场大门才想起,她的伞落在了电影院,当即决定坐电梯上楼拿。
各个商铺陆续打烊,电影院的10点场也已经开始了,跟检票小哥说了一下情况,小哥淡淡地说,没有人捡到雨伞,上一场搞卫生的阿姨也没捡到,“那就肯定还在座位上,我根本没带出来的”小林十分笃定,“对啊,只要没人拿,肯定还在那,不至于有人要占这种小便宜吧”,我附和到。
“可是电影已经开场了”,小哥说。这叫什么理由?看我们很坚持,小哥见拗不过,只好说他进场去帮我们找找,于是拿了我们的电影票根进去了。
几分钟后出来,小哥摇头,“没有啊,那位置有客人坐了,我问了,他们都站起来看了,确实没有。”
可是这逻辑不通啊,只不过半小时前的是,我们确定没带出来,小林也确定伞放座位了,“会不会是掉地上了?我们自己进去找找。”“可是这样影响客人看电影啊……”小哥不同意我们自己进去找。
我们有点生气,里面的是客人,难道刚看完电影落了东西的就不是客人了吗?而且这是合理要求,并不是要进去大声喧哗,也不会耽搁很长时间。
见我们不好打发,小哥只好同意,还补了一句“一把伞而已,找不到就算了吧。”小林一听这话,转身急眼了:“算了?将近一百块的伞还没怎么用,你跟我说算了?”我也有点无语,静静等着小林出来,看小哥怎么说。
果然,不出两分钟,小林拿着找到的伞出来了:“就在座位上,我一摸就摸到了!你那个12号位置是有人的,但旁边的13号,就是我坐过的那个位置,是没人坐的!”
小哥语塞,有点尴尬。我们忿忿地离开了,“什么人呐,这服务员。”小林气鼓鼓地嘟囔着。
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心里想着,为什么同样是找雨伞,小哥去找就没有,小林一去就找着了呢?当然,我们很容易想到,原因是小哥不仔细,服务态度也不好。
那么继续往深了想一想呢,对于小哥来说,我们俩是意料之外的“返场客户”,在服务结束后返场的客户,多半是有问题,甚至“找麻烦”的,小哥的“条件反射”就是:赶紧了结这件事,让这俩人离开。
所以,他应我们的要求,确实回去找了,去的时候就抱着“多半找不到”的提前假设,所以找的过程是否仔细不是他的关注重点,重点是他倾向于带回一个印证自己的假设的正确合理性的结果:“看吧,我早跟你说了,这没你的伞,你可以走了。”
而我们不一样,小林的提前假设是“我非常确定我的伞就在座位上,不可能在别处”。所以她带着印证这一假设的正确性的“必胜决心”,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1.着手做一件事情之前的心理倾向很重要,客观条件不会随意改变的前提下,主观意愿和心理预设很大程度影响结果的走向。
2.内心驱动力放在“解决事儿”上,会更客观准确;放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上,会出现敷衍现象,从而产生偏差。
3.让一个非直接利益人帮你捍卫你的直接利益,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和他的利益相关性,比如这个例子,当小哥的利益是在于,早点把“麻烦的客人”打发走,他就不会好好做事,而当他的利益在于“不帮客人妥善解决问题,可能会被投诉被罚”,别说一把伞了,就是一包纸巾,他也会瞪大眼睛找的。
当然,并非提倡动辄投诉服务的工作人员,但看清楚一些小事背后的逻辑和心理,有助于我们把话说到点,把事儿做到位,少生气,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