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恰似一位妙龄且娇羞的女子,她带着银白又清寂的光辉向我们姗姗走来。夏日傍晚闲暇时,我总爱静坐在藤椅上,听院外池塘的阵阵蛙鸣,只轻轻抬头望向庭院外天空中的明月,就愈发觉得明月的温柔与美丽。
她轻拢着面纱,柔和地把目光洒在凡间,泛起月华,静逸无比,恰若对着我们微笑。它不由让我想起“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灵韵亦神秘。
月华如水,洒向万物,我们共同感受着月亮发出的清辉。我想到嫦娥偷吃不死药而羽化成仙,然后飞入广寒宫的传说。她一定是被明月的温柔、美丽、神秘给吸引过去的。
越过时空的界限,在同一轮月亮的清辉下,无数诗人抒发着对明月的感情。我也常常一边轻声读他们的诗作一边凝望着温柔的明月而感慨万千。
读到“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读完后我心中不由想起一位新妆初罢的少女,在屋中隔帘望去那萱草与杏花相衬和的美景。头戴金缕,少女如花,于阁楼上望圆月高照,她自己却在琐窗之中。不知是否在侍鹤君归。给人一种清凄与唯美的情思之感。
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我感受诗人在孤高时对月当饮多么洒脱与失意。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感受月光带来的安谧与禅意。
范仲淹写到“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轼亦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借明月抒发情感的佳作数不胜数,他们同时也将关于明月的诗歌送给了明月,而明月则一直保持着它美好且独有的魅力。
苏轼写《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前妻王弗16岁时嫁给了19岁的苏轼。王弗年轻貌美,知书达理,且侍翁姑恭谨。当苏轼读书时常伴之于侧。苏轼问她书名,她也都能大略答上来。
然而王弗早早的去世了,苏轼后娶了王弗的堂妹,据说颇有王弗的风采与遗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是苏轼因恩念王弗而写的。在夜里诗人梦到了正在小轩窗梳妆的王弗,但只能相顾无言,惟泪落千行。那年让诗人断肠处正是被明月撒满清辉的短松岗。此时月在诗人笔下就有了一种凄凉且遥远,思之断肠的意境。
李煜也有一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他写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那一天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着天空,唯有一轮如钩的明月。梧桐立在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秋色之中,他把愁思与离愁都寄托给了温柔的明月。
明月没有太阳的夺目,也没有群星的喧嚣。但它始终以它自身所独有的魅力在夜空挥撒清辉,挥撒着灵动的光。
它千百年来静静地向人们展示着它独有的美丽。曾温柔了迷茫的行人,亦抚摸着城市的悲伤。曾唤起了羁旅在外之人的思绪,又曾悄悄洒入人们敏感的内心。
每天晚上,除去被云层遮住的日子,当你抬头望向天空时,明月一定会在天空上看着你,它将清辉撒向千千万万人类所居住的人间,和星河一起留存着来自夜空的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