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句话的意思,玉笛分享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一个“序”,这个看似顺序、是秩序,在我看来更强调心中的“序”,由内而外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比如,在生活中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也要有它们的归属地,不能乱放。
飞飞说:
衣服和帽子要放在合适的地方有规置,摆放整齐。
亚婷说:
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
依依说:
衣服、鞋子甚至于所有日常生活用的东西,都应该把它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要到处放。如果你不爱惜它,这些东西的寿命就会变得很短。而如果你善待它,它就能用得很久,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爱物者物恒爱之”。
张颖说:
我们平常的生活用品都应该摆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意安放。我们要做一个有条不紊的人。
佳瑶说:
衣服鞋袜的摆放要有固定适宜的位置,不要胡乱一扔,要有归置有条理。
新贝说: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放在固定的位置,事物也有自己的位置,不可乱放。
晓磊说:
衣物要摆放整齐,有专门的位置,不要随便乱放。
雪瑶说:
衣服帽子等要有专门摆放的位置,不要随便乱放导致脏污。
瑞怡说:
回家后的衣帽鞋袜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避免造成脏乱,否则等到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更多的成功。
今天为什么学习《弟子规》?为什么还要讲究“置冠服,有定位”?
侯老师在吃饭的时候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是孩子昨天上体育课,校服脱了,忘在操场了,今天找不到了。
每一天都有相似的事情发生,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怎么了?
其实孩子没有怎么,是没有养成“置冠服,有定位”的好习惯,没有养成做事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性,更不懂得爱物、惜物。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了。你看,《弟子规》从最根本处着眼,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从小开始,从细节上入手,从做事到做人,步步深入,就避免了那么多问题的发生,这是防患于未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