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比爱更重要--这句话是从海峰老师的DISC国际双证班上听来的。或许在其他地方也听到过,但从来没入过脑,所以这次是我入脑的第一次了。
从此后,我就经常琢磨这句话,有时候也会去实践下,尝试给我的朋友的言行分辨出D,I,S,C,然后也适当调整与他们的沟通方式;辨别同事的言行,然后分别用对方的D,I,S,C去沟通。我以为我已经理解了这句话,因为我不是正在实践这句话嘛。对于常用C特质的人来说,这就是认同啊。
直到昨天晚上给我一个超级震撼,我真的读懂了电视里的那个孤寂的男人。
昨晚9点多回到家里,正好看到老婆在看一个情感类节目。最直接的场景就是那个号称情感专家的家伙就在那里咆哮,“在说爱她的时候,你还说因为...,因为...,因为....,所以我是爱你的”,“你表达爱不能用这种方式”,你要...bla,bla,bla.一大堆。那个男人抱着双臂冷冷地站在那里。
这个专家明显就是一个高I的人,高D的人,作为情感专家,然后很迫切的教导这个男人该如何,但效果呢?很显然,不是没效果,是反效果。
情感表达,怎么可能只有一种呢?从DISC角度来看,情感表达至少有4种,加上大家各自林林总总的性格,何止百种、千种,可能这个情感专家自己都忘记了在成为“所谓的情感专家”前他自己是如何表达的。
紧接着,一个心理咨询师,直接问那个男人:你说你爱不爱她吧?那个男人刚解释半句,然后那个心理咨询师直接打断“那你就是说爱还是不爱”,这个时候,即使你没学过DISC,你想象下,这个男人会回答什么?毫不迟疑的,这个男人脱口而出“不爱”。
至此,我知道一切已成定局,这两个人不可能再复合了。这个男人明显具有高C特质,他在内心中已经纠结了很长时间,绕来绕去的兜圈子,肯定没有直接说出“爱”or“不爱”,这也可能是激发那个心理咨询师想要直接答案的问话(可能是心理治疗中的质询技术吧!O(∩_∩)O哈哈~,猜的)。
但这也恰恰引发了高C的另一个特质,冲动之下就会赌气说出平时不想说,而且未必是真实意思(当然也可能是真实意思,从最后的结局中,昂着头离开、不肯让人看出悲伤的脸,可能未必是真实的意思)。
接着,又引发了高C另外一个更加敏感的特质:承诺必践。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要求别人承诺必践,其自己更是如此,所以当他说出“不爱”之后,一切已成定居。在最后的结局中果真验证了我的说法。
如果你想要和高C复合,那就一定要阻止高C说出来破坏性的话语。可能在节目上,大家都想着好玩,找到真实就好。但如果想找到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要根据不同性格来找到其真实的一面。
如何找到对方真实的想法呢?
面对高I的人,聊天就可以了,聊High了什么都有了;
面对高D的人,直接问可能就会拿到真实情况;
面对高S,昨天那种高压环境、强迫下会得出“爱”或“不爱”的真实表达;
唯独面对高C,是最不好做的,而且中国男人中高C数量有相当大的比重。高C的人,想要维持情感,让你自己明白,又想获得灵魂的契合,所以往往很难得到契合,但一旦得到一点契合也会得到相当多的回报,这可以说是点滴理解,涌泉相报了。
面对高C,要创造一种安全感,一种和谐气氛,一种没有压迫的环境下,大家坦诚相对,循循善诱。
在最后的结果中,2人抱头痛哭的离开了,在女人痴痴的眼神中,那个男人高昂着头似乎不敢让眼泪掉下来。不知道现在是不是真的爱,但肯定是之前很痛苦的爱过。
懂比爱更重要,这是第一次对我的震撼。未来的路,可能还有更让我震撼的感受。
一路感受、一路践行!才能明其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