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党内第二轮辩论于7月30,31日落下帷幕。从现场表现来看,桑德斯和沃伦在第一晚的辩论当中,通力合作,顶住了其他所谓“温和派民主党人”的进攻,进一步确立了其大幅度结构化改革美国医保和移民政策的立场。拜登在第二晚的辩论中,不出意外也受到其他参选人的攻击,表现好于第一轮辩论,但没有展示出和其多年政治经验相匹配的老辣,所以在笔者看来表现仍然不及格。加州参议员哈里斯在第一轮辩论中通过抨击拜登一鸣惊人,自然而然在此次辩论中成了众人诘难的焦点,结果表现差强人意,无论是场上姿态还是表述都不成熟,没有能够扩大第一轮的战果,反而有些失分。综合来看,第二轮辩论最大的获益者是新泽西参议员布克和华裔参选人杨安泽。
布克和杨安泽两人在31号的第二场辩论中被安排在拜登和哈里斯的左右两侧,相当于舞台次中心的位置。布克整场表现放松,即使在抨击拜登和回应其他人的攻击时也始终面带微笑,很明显借用了奥巴马当年竞选的策略:作为非洲裔参选人, 切忌给人以咄咄逼人的印象。在这一点上布克明显好于同是非洲裔的哈里斯,后者在回应抨击时几乎陷入恼怒的边缘。
杨安泽作为没有任何政治职位的平民参选人,虽然发言时间和长度倒数第三,但表现一鸣惊人。在第一轮辩论中,他不仅发言时间最少,而且表现拘谨,没有主动去介入其他人的对话和讨论。第二轮中则看得出来他已经适应了舞台环境,尽管仍然没有主动介入讨论,但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表达更加流畅和放松,而且因为其独特的政策立场,和其他陷入混战的参选人相比,反而更清晰地建立起了区隔。要知道电视辩论这种形式并非真正的辩论比赛,比拼的不是内容而是形象。无论参选人的政策立场是什么,首要目标是在电视观众面前简明扼要地抛出自己的竞选主题和树立个人形象,通过影响观众的整体心理感受来为自己加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杨安泽在第二轮中表现最出色,让看惯了其他政坛老手的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就难怪他在辩论之后收获的推特粉丝最多。换言之,其他参选人因为基本上都已经在政坛沉浮多年,多少已经在选民心目中形成了特定的印象,要想改变和脱颖而出反而有包袱。杨安泽作为政治素人,轻装上阵却又经过了精心准备,胜出就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轮辩论之后,纽约时报就刊登了关于杨安泽的长篇背景报道。第二轮辩论之后CNN现场评论员就有赞赏杨安泽的表现,第二天华盛顿邮报上又有主流媒体记者捧场,都说明他开始愈来愈多地引起各方注意。从各种迹象来看,杨安泽参选并非心血来潮。首先其宣布参选的时间非常早,2017年11月6号就宣布正式参选。按照美国政治的规律推测,其开始参选的布局应该更早,否则不会轻松达到民主党给参加辩论设置的门槛:也就是要么在三个被民主党认定的民调中获得至少1%的支持,要么得到65000人的捐款,而且捐款需要来自至少20个州中的至少200人。尽管标准不算高,但考虑到其他已经有政治名声和更富有的参选人都没能达到这个门槛,说明杨安泽的早期布局是成功的,其背后的参谋团队有比较成熟的政治经验。
不过一场辩论中表现好反而给杨安泽带来了更大挑战,就像第一轮中一鸣惊人的哈里斯一样,杨安泽会引起其他参选人的注意,并成为研究对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他非常接近达到参加9月份第三轮辩论的门槛。一旦成为注意焦点但表现又差强人意,就会成为哈里斯第二,失去刚刚建立起的声势。在两轮的辩论中,杨安泽都没有就医保和移民政策发表过多见解,很明显不想以己之短去攻人之长,毕竟医保和移民政策都是烫手山芋,说多错多。但这两个议题却又都是绕不过去的坎,继续回避就会坐实其剑走偏锋而没有政策规划能力的印象,从而彻底被边缘化。杨安泽的竞选网站上有关于医保的政策立场,但非常的模糊。所以从现在开始,除了确保能够参加第三轮辩论,杨安泽及其团队还需要在政策立场设计上精心雕琢。他最后能否在这次竞选中走的更远,并为自己今后的政治生涯奠定基础,第三轮辩论将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