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自从接触数学思维教育的学习之后,从未想过会这么明显的开启我对学习教育方面的强烈求知欲。认知、神经、记忆、元认知、镜像神经元、精细复述、学习动机,意义,层次等等许多方面,当然也包括数学里的数感、集合、对应、分类、守恒、表征、策略等等更多的知识的探寻。虽然繁杂多样,但在反思关联中并未觉得多么无法理解,只是认知层次无法跃迁。依然得慢慢提升深度。自我探索之路还是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去主动发现新的知识,但是在阅读顺序的选择就需要一定的泛读去筛选优化排序,精力有限,不得不如此。还好目前我的选择还算比较高效对路,教育神经科学的开启确实是最契合我的捷径。相较认知神经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相对来说与教育要更近一点,偏颇也会少一点。但是即便如此,与教育实践也可能相去甚远。
以上,所有学习都可能在自我构建一种空中楼阁,毕竟不是老师,没那么多实践机会,对象也只会有一个孩子。如何参考教育实践的书籍和资料去重新补充和构建才有可能会更加贴合实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何不同,如何协调值得思索。
没有意义的坚持往往都无法长久,时时去反思寻找意义,也是自我成长所必须理清的过程。我走在追寻自己成长的意义的道路,孩子有自己的道路,不见得会有交集。但作为家长我却很可能把自身对意义的追求和理解,强加于孩子身上,忽视其自身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追求。意义可不可以理解为内驱力的具象化表达?
今晨重新思考了精读与泛读的关系。昨天在思考中明显缩小了范围主要限定于书本知识,来源单一。其实在自身的实践中已经在不断实践了“泛读”。不过这里的泛读已经不是单指书本,早已经扩展到各个方面,各种途径了。也正是在这不断自我探索,不断接触中,拓展了认知边界。多角度多路径的去获取知识,也更容易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切入的路径。但是广泛接触虽有好处,如何去合理选择,不迷失自己那就至关重要了。要能进的去,也能出的来,才能尽力保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