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常要面临着一个灵魂拷问——是去大城市打拼呢还是回老家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呢?
你看《三十而立》里的王漫妮就在大上海和家乡小镇之间徘徊了好几集呢?
原来有句老话“北上广的房价压垮了年轻人的梦想”,但是大部分北上广的年轻人也不太明白什么是梦想,他们的梦想可能就是有一套房子。(开玩笑)
毫无疑问,大城市里机会会更多工资更高,都是花费的也多,中小城市、县城、小城镇里生活更安稳一些,离爹妈也近,不过好像事业再上层楼的机会又少了点。
这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选择去哪儿都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这个问题瞬间成了当代年轻人时常要面临的灵魂拷问。
那到底去哪儿好?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曾经每年成百上千的年轻人参加高考,就是为了走出农村或者小城市,走入大城市,对他们来说,大城市丰富的工作机会数倍于家乡的收入,是承载梦想的不二选择。
于是北漂、沪漂、深漂(说到这个什么漂的,我内心其实是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北漂我的理解就是远离家乡,去大城市打拼,收入还不理想,总之就是收很多苦,很憋屈)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住在郊区,上下班挤着公交,每天通勤几小时加班到深夜,就为了一个目的——留下来。
这当中确实有一些年轻人或是幸运或是通过努力北漂、沪漂、深漂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很多年轻人拼搏(漂泊)数年后一事无成。
大城市其实还有另一面,大城市工作机会多的另一面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
生活丰富的另一面是想吃一顿好的都要先卡里的余额,高额的房价更是让他们省吃省喝十多年才可能买得起一套房子,结婚生子,子女教育更是让他们更加担忧。
我们从国家的发展蓝图里来找找发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更能吸引产业还有人口向此集中,这个是客观规律,所以“十四五”的蓝图里继续在谋划推动这些地方要高质量发展。
当然像北上广深这样发达城市,要根据资源条件、功能定位合理的管控人口规模,二三四县城现在按照中央要求落户大多都是逐步放开,那这是不是一个好好的选择呢。
同属某一线城市,那两个城市的情况可能大不相同,这就要因地制宜的去判断。
如果想要回老家发展,你先看看老家有没有这些特点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特点:小镇有没有特色、国家对小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力度有没有在加大、数字经济发展的如何。
这个选择是每一个年轻人自己的选择,但是我的观点是年轻的时候确实应该在大城市历练历练,增长自己的见识,把自己的格局放的更大,让自己看的更多,让自己体验的更多,然后等到真的你不想在大城市待了,再回到小城市,我觉得那时候你的心态可能会不一样吧!就不会有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了,你就不会觉得,我的人生都没有体会过在大城市打拼的感觉。
就没有那种“我不甘”的感觉,其实我觉得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败,而是我不甘心,我不甘目前我现阶段的生活。
如果年轻的时候在大城市打拼打拼完了,再回去家乡去生活、去工作、做生意,我觉得这是很美好的,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给大家几个建议:
1.尽情的去体验自己想要体验的人生
2.要尽早的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
3.储备更多的能量、资源、money
4.大胆去选择自己想要过的日子。
哪怕你父母现在叫你回家,你也可以跟父母谈,因为父母是爱你的,他们之所以不让你在大城市生活是因为你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你在大城市里打拼累,你在大城市里过的不开心。
总之大有大的风景,小有小的风景,认真走过,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