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振宇在网上自爆左耳失聪,是三年前他在准备“时间的朋友”演讲时压力太大导致的。
最开始关注罗振宇是逻辑思维刚刚火起来时,猛然发觉,据他说要办够20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已经办了10年。这10年里,罗振宇成功创办了得到,已经一跃成为了中国的知识教父。
这些年,罗振宇带火了知识付费这个赛道,也承受了太多的质疑和骂声,有人说他的知识付费是骗局,有人说他时间的朋友演讲是形式主义,有人说他贩卖知识焦虑,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活成了许多读书人的一道光。
能坚持做一件事十年、二十年,这本身就是太了不起的行为,我佩服这样的人。而他面对质疑的强大反应,更是值得每一个普通人学习。
01
跨年夜雷打不动的《时间的朋友》和60秒一秒不多的《逻辑思维》确实更像一种行为艺术,这也是罗振宇打造自己品牌的一个心法,为此,许多人说这有些“形式大于内容”。面对大家认为他在“作秀”的质疑,罗振宇说,我从来不跟大家聊“罗胖60秒”每天得涨多少粉,得有多少传播量,我从来不关心这事,我关心的是这个姿态能不能把它表演下来。所以舞蹈和奔跑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处事姿态,当然,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杂志可以一本出很厚吗,就因为这一期内容好?不,《新周刊》一期就这么多,封面就那风格,每期就一个话题。杜甫一首诗写8万字,你看吗?五绝就是20个字,形式就是内容本身。
形式确实是内容的一种,孔子制礼作乐,不也是一套形式吗,只要传播的内容是ok的,仪式感不违反公序良俗,就是好的。反之,如果内容是垃圾,再好的形式也是垃圾。
这个观点对我写公众号也是有启发的,写公众号三个月,尽管算有了两篇小爆款吧,但我确实也不太关注阅读量和涨粉量了,因为这并不构成我写公众号的全部意义,而坚持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在一点点摒弃完美主义,之前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要追求写得完整,达到自己理想的水准,但是我现在意识到,追求高水准是有必要的,但是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价值体系。如果你的公众号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调性,读者在这里看不到人格和个性,也无益于ip养成。换句话说,在个体即品牌的年代,你做的事,就是你的品牌,你的品牌,也是你这个人。
02
至于还有人说罗振宇引领的知识付费是通过贩卖焦虑割韭菜,面对质疑,罗振宇也很自洽地说自己是一个商人,一个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商人。
不知道说这些话的那些人是不是从隔壁垃圾直播间里出来的,因为自己从来不读书,所以就怪卖文化的人贩卖焦虑。你看,我本来low的好好的,是你,非要劝我读书,还卖课,竟然还有人买,所以我焦虑了,怪你怪你就怪你!你割韭菜休想割到我!
谁不是来割你韭菜的?从薇娅、李佳琦到刚刚出事的三只羊、东北雨姐,你不会真以为哪个是真正以所谓的利他心态在网上吆喝叫卖的吧?为啥这些不尊重消费者甚至品质低劣的大忽悠都能得到一群无脑者的簇拥追随,而董宇辉、罗振宇这些一边传播知识一边销售的创业精英,却要被戴着道德的放大镜去挑瑕疵?他们是不比那些德不配位的初生代直播间暴发户更配得到财富吗?
罗振宇所宣传的,人要持续学习,要死磕自己的理念,对社会和个人大有裨益的,而他提供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哪怕你能从他的一段语音、一段演讲,或者他推荐的一本书中得到启发,也是有意义的啊。这些年,我从来没有为罗振宇花过一分钱,却从他的许多演讲中得到了很多看问题的新角度,打开了思考的新维度,更从他这个人身上看到了创业精神的光芒以及坚韧的力量。
他在做着一件别人从来没做过的事,试图进行知识的深加工,试图将知识从线下放到线上,试图将知识从学府殿堂拉进市场,重新定义知识的价值......他的“得到”平台成功运营,便证明了这件事的价值。
这难道不是知识的荣耀和知识分子的红利吗?要知道,在中国,知识这个东西可是长时间以来都是被圈层垄断的啊,科举制度下是有一些普通人也有机会成为读书人,可是知识的定义权和发售权也是掌握在庙堂之上,更不用说那时候普通人当个读书人的代价有多大了。
上一次真正的思想知识付费大概还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办学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而今天有人借助互联网的技术,让思想成为了一个个具体的产品,以亲民的价格出售,这难道不是终身学习者的福利吗?
喜欢听逻辑思维,总比刷抖音小视频有价值吧?看一次“时间的朋友”演讲,总比被在网上被训斥“哪李贵了,想想你这些年有没有努力工作”开心吧?听一节得到的课,总比在那些喊着“家人们”却道德无下限的专坑家人的直播间里被割韭菜强吧?再说句不好听的,那些生怕被知识割了韭菜的人,你还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其实罗振宇和他的“得到APP”目标用户画像里压根就没有你,人家的知识可是有门槛的。
03
在罗振宇的身上,你甚至能够看到一些“魏晋风度”。魏晋南北朝就有这么一些文人,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他们做有个性的事,但是也极其讲究做人的体面与优雅。“最人最重要的是姿势要漂亮”是他们最关注的事。当大家嘲笑罗振宇是“中年人的保健品”时,他引用发微博自嘲,甚至就连《罗振宇的骗局》这么尖锐的批评,他也承认对方说的有一定道理。没有一点侠义和风度的普通人,能做到这么从容平和吗?
在《文明》节目推出后,罗振宇说他要当现代的司马光。又有人来杠,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目的是为国为民,而你做节目是来赚钱的,又不是来做慈善的。聪明人都知道,这当然是一句用来包装自己的话,不过人家的节目做的好,为什么就不能包装一下自己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才是最高效的慈善。
所以,专注做自己的事,不要听外面乱七八糟的声音,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这种所谓的“屏蔽力”或许正是高手们最顶级的能力。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翻译过来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但胡适也说了: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那还要不要学习了?听谁的?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理解事物,知识太多或者知识太少,都是件可怕的事。
罗振宇说,没有人能成为时间的朋友,而那些死磕自己的人,终究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所以不用杠罗振宇是不是割你韭菜,如果你天生就是颗韭菜,看啥都是镰刀。如果你是那个手拿镰刀的人,看啥都是有营养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