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学习《荷塘月色》,最爱听老师那磁性的声音朗读一遍,然后自己再默默的读一遍。学会了细品慢嚼文字的味道。
大学时学朱自清,说写作的背景、写作的手法,品文字文章的文学史地位。
后来当了几年教书匠,和孩子们品学品读《荷塘月色》,讲散文的形散神不散,鉴赏经典。从来没有厌倦过《荷塘月色》。
那年在清华大学参加一场封闭训练,晚上和同事去荷塘边走走。虽然不是北大的荷塘,但只要是荷塘就好,那晚秋的荷韵依然在,即使是枯荷听雨的味道也不错。
漫步荷塘边,细回味先生文字之蔓妙,友人竟然可以全篇轻吟“荷塘月色”,真真是太牛了。木文不如。
木文也爱荷塘、爱莲、爱那晚秋的荷塘月色,听友人轻吟,品心灵之清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这段爱莲说,木文甚爱,常常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情,融之于性格、做事、交友,那种清高与孤傲亦有脱俗之感,真真的书呆子一枚。
可以这么说,对于莲、对于荷塘与月色的品味,延伸至对生活对生活态度的感悟,皆与先生的《荷塘月色》有关,都能找到文章的影子。
如果说,一篇《荷塘月色》影响了一个人、几个人、甚至几代人的生活情趣、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那么就是经典作品了,就是优秀作品了。这么说,不为过吧?
今天,在信息和网络非常开放的年代,有人要攻击朱自清先生了,有家长要求删除教材中的《荷塘月色》了,为什么呢?仔细查來:
原来一:
有人用朱自清与他父亲不和的关系抨击他,说他写的文章有违现实常理。然而,朱自清虽然与自己父亲有很大的隔阂,却不代表他与父亲没有感情。相反,朱自清正是靠着《背影》与父亲彻底和好的。可那是人家家里头的事情,与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荷塘夜色》就不同了。
原来二:
那些人抨击《荷塘月色》,是在抨击朱自清的文学水平,这个抨击朱自清的人中有余光中先生!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在我们的生活中。《荷塘月色》的句子优美,先后在多处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夜色下荷塘的美景。
①批评关于荷叶的这段。(下面节选批评内容)
在整篇课文中,余先生批评得最狠的是关于描写荷叶的那一段。朱自清先是到把荷叶比喻成姑娘的裙子,接着又把荷塘散发出来的清香,比喻成高楼之上那渺茫的歌声,把荷叶与荷花的颤抖比喻成闪电。
这三个比喻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出发,去描写自己所看到的夜色下的荷塘,(我们在学习和讲授中知道了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在朱自清的笔下,夜色下的荷塘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连续的比喻,虽然比较平淡,却反而让人觉得充满了朴素之美。
其次,朱自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多处用形容词叠词,比如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等一连串的折叠词,再配上一连串的比喻,让读者就像置身于荷塘中间,亲眼看到了满塘荷花,闻到了荷花的清香一般。
②批评八个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下面节选原文)
如果余先生单凭这两点就抨击朱自清的写作水平,一般人肯定是不认可的,毕竟每个人阅读文章的角度不同,不可能完全没有偏差。
然而,余光中有一点却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而引起大家共鸣的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家长们一致认为,学生正处于对所有事物最为好奇的年龄阶段,朱自清用这八个字去形容荷塘美色,虽然足够吸引人,但是却未免让人浮想联翩。
这种比喻在文中虽然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学生们在读到“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时,脑海里可能会想到一些不太健康的内容。所以,仅仅因为这八个字的出现,家长们竟然建议将这篇文章移出教材。
结论:
当木文看到此时,笑了。
鲁迅先生说:
凡为当局所“诛”者皆有“罪”。
刘邦除秦苛暴,“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而后来仍有族诛,仍禁挟书,还是秦法。
法三章者,话一句耳。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