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写作就像做菜,把不同的食材,调料,通过厨师的处理,变成一道道佳肴。同样的食材,调料,处理方式,因为人的理解不同,最后出来的菜也不同。
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厨,首先做出来的菜一定是符合大多数人标准的,比如色香味,形式等等都能给人留下愉悦地感受。其次发挥稳定,大厨一定对食材的特性非常了解,不管什么食材,总能根据需要做出适合客户口味的菜肴来。
对于需要传达某个思想或观点的作品,不能自己觉得好就算完成,只有读者能明白清楚知晓你的意图才算完。就像大厨在提升自己的厨艺时将自己的菜肴端给食客,好不好吃,大家尝一尝,然后根据反馈,再调整,最终将一道菜变成可以出售的水平。
这个过程就需要作者有针对地练习。但通常作者写出文章时,自己很清晰明白,发出去后,很多读者读后却认为不甚清晰,也无法引起共鸣。原因很多,一方面于文章的背景信息,逻辑链条都属于作者本身,于读者而言是陌生的,另一方面,作者本身的表述功底也是一大因素。
怎么提高写作水平?
我知道要多读多写,增加量的积累,这是任何技能的基础,但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根据我对于技能学习的理解,及时反馈非常重要。这道菜食客是觉得咸了,还是淡了,立刻告诉你,就能调整。
另外,对于自己表达不清晰的部分,自己要重新思考,组织语言,也可以说是重新思考的过程。就像老师在给自己的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不懂的地方,反过来一定会促进老师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所以,我有了一个关于写作群的构想,每一位写作者都是老师,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当作一个知识点来讲解。每一位成员都是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有逻辑不清晰,令人迷惑的部分,及时反馈给作者。对于作者文中所出现的案例,不在大多数人的背景信息中,作者可更换其它案例。能够引起共鸣的部分也及时跟作者交流,这样作者就在跟读者的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
如果文章缺乏流畅的行文逻辑,作者知道需要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结构。如果文章逻辑严谨但缺乏生动案例以及其它写作手法,作者就知道如何让文章更生动可读。如果缺乏思想深度,作者知道需要补充自己的知识以及更多的思考。
组群的好处,除了上述实现文章互评之外,和这个世界上有共同话题的人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件莫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