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闲来无事,忽然想去看看雨中清河的景致,想想自己每天忙得如陀螺一样,平日里连在河边走走也是一种奢侈,今日不如趁这微雨,暂且抛却琐事,移步换景或许还能够获得几丝写作灵感。心念动处,急撑一把小伞徒步清河。
初夏的天气本来就不甚暖和,又是阴雨天,气温降得更低,走在雨中只觉得身体一阵发冷,临近河堤,河风更是急急地吹着,百米河堤除了风声雨声空无一人,估计就剩下我这游民。倒是身边这绿树黄花碧草很是应景,沐浴在雨中,显出了一份难得的清纯。
再往前走几步,就看见蓄水坝里那一泓清汪汪,浩淼碧绿的河水,清澈澄明的水中绿藻若隐若现,水面上蒙一层雨气,如烟似雾,飘飘渺渺,这份绝妙的柔美真是用语言难以形容。出神地望着这水,这眼前的景,我不禁为自己来清河漫步的决定有点自鸣得意!
记得徐志摩写道: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波光艳影中间。我倒觉得此时的清河大概更胜康河,这山,这水,这桥,这垂柳,这画舫,这小艇,还有这在波痕里摇曳的楼群,都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和谐的恰到好处。如烟的飘飘细雨在河面跳跃着,晃动着,轻舞飞扬着,而河水也在风中荡漾着,翻卷着。让人不禁想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诗句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不知是哪位诗人这么有灵性,把人心和自然如此沟通,大概是他自身的多愁善感又让飘落的雨滴掀开了一些或缠绵或心酸的记忆吧,否则怎能写出此端贴心的佳句。像我这等无心之人,豁达之辈只会顾及眼前的幸福,万万不可能吟诵出。为了也让自己雅一点,也为了应景就大言不惭地盗用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以明志”来标榜自己喽!
如此胡思乱想着,缓步登上吊桥,极目远眺,但见水天一色,真可谓:墨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低吟浅唱着苏轼的诗句,抖觉自己还真有了几分仙风道骨,遗世独立,飘逸出尘了。忽又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哈哈,不知雨中撑着一把碎花小伞的我,是不是此刻俨然成了一位隐在楼上看风景的人眼中欣赏或观察的风景了。再如果此刻有人也如我漫步雨中,是会把我幻化成那位独自惆怅独自彷徨在江南悠长悠长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像丁香花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呢?还是会用怪异的目光看着我,骂一句神经病,避之若蛆的躲个老远!管它呢,这一刻我且做我!怎料无边风雨倏忽而至,方觉风更大了,席卷着无数冰凉的雨滴扑进我的伞里,单薄的衣服不知何时已让打湿多半,身子不自觉打了一个寒噤。窃笑如此狼狈不堪的我让人看来只能是疯子一个了!哪里还有丁香花样呢?再走下去估计又得感冒了,姑且暂别这梦幻般的雨景折回屋中吧,虽然被雨淋了个透心凉,倒也使大脑和心灵来了一次彻底的休息与放逐,也蛮值的!
去年冬天曾听康序教授讲过一句话:要让思想流动起来。说得大概就是追求灵气,追求创新,不囿于书本,不固足陋室,放眼世界的意思吧!而今我漫步微雨河畔,亦静亦动,有思有感,不知算不算捕捉灵感,吸纳自然之精华灵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