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联盟第三次线上读书会结束了,在葛老师的带领下,终于读完了这本大名鼎鼎的《柳林风声》,或许是盛名之下,期望被拔得过高,坦率地说,我对这本书真是说不上有那么的喜爱。
不过,读书会有趣的地方在于:读书有时候读的并不是书,而是自我的心理状态。看到那么多参与的伙伴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词,我不断地反思:难道是我的心已经不如儿童般纯净,因此欣赏不了这纯粹的东西吗?——这是我近来对自己的一个觉察:不管是爱是恨,我总不如有些人那样干脆利落,表达态度时总带着些许小心翼翼和不自信。
这一点在这次读书会里也再次浮现:葛老师带着我们一个个分析人物的性格。其他同学总能看到每一个角色身上闪光的地方,可是我不知道为何,突然对书中的鼹鼠生出一丝厌恶。一开始是揪着他离家之后就不再回去的事不放,对于他“动机不存”的交友方式也感到讨厌,我解释为:他借着水鼠攀扯老獾和富二代蟾蜍——哎,瞧我这阴暗的心理啊。随着情绪的先入为主,我对鼹鼠越来越不待见,直到有个同学说出鼹鼠有那么一点“自卑”时,我仿佛抓到了些什么,就在这个词上深挖,总之,代入了很深的偏见并且试图要说服大家跟我一起讨伐这个角色。葛老师在这时,神来之笔一般对大家说:“大家来看看自卑的定义吧!”——于是,她读出了词典里对“自卑”的解释。——这就是学习技术啊!清字法!讨论了那么久,你们真正理解“自卑”的含义吗?想想看,如果是孩子们在这样的带领下读书,他们对字词的理解和使用,将得到怎样的提高啊!
一边听着葛老师读“自卑”的解释,我一边想:我自己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这些念头啊,是什么让我对鼹鼠越来越讨厌的呢?——且不论我的观点正确与否,我很欣喜地意识到一点:这就是说来听听读书会!“说来听听”——源自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的《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书里第三章介绍:读书会有“四种表述方式”,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大家一起来发言,聊出新想法。我想,我对鼹鼠自卑的挖掘,从无到有,恰恰就是一个“说给自己听,聊出新想法”的过程。在我读完书后,我有些念头或许模糊存在,自己都不知道,但是随着读书会里各位成员的发言,讨论,不同角度的论述,我开始说给自己听,整理出了自己之前从未有过的想法——这感觉太美妙了!而我对鼹鼠的讨厌,究其源头,不过是他“离家后就不回去”这一点!有意思的是,读书会结束后我看电视,正好看到《风味人间》第二季,某一个镜头之后突然冒出来一句话:“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我一下子愣住了,思索良久。
不过,对于一本儿童文学来说,我的这种非要挖掘人物性格阴暗成分的想法,还是打住吧。看着葛老师在屏幕那头对这本书发自内心的喜爱,那时不时响起的爽朗笑声,那招牌的“真实太逗了!”的话语——我只好叹口气对自己说:“你这个心里阴暗的大人!”。
读书会结束几天了,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大人。想来想去,我归因于自己童年没有看过什么少年小说所致。回溯我的阅读史,真正开始好像是始于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妈推荐给我一套金庸的《笑傲江湖》,后来看完了金庸全集,也看过三毛、张爱玲,以及一些所谓的世界名著。一知半解中,童年,少年就过去了……恩,一定是这样的,童心未得以好好保护!
虽然我对《柳林风声》的内容多有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文字的描写实在是优美!尤其是对于比喻和拟人的用法,有一种前所未见的新颖角度。通常的比喻拟人,大多是把动物植物比喻拟人化而已,但《柳林风声》中对于很多景色的描写也拟人化,实在是让我打开了眼界:
1. 他生平还从来没见过河——这个光滑、弯曲、身躯庞大的动物,追逐着、轻轻地笑着,抓住什么东西就汩汩地笑,又哗哗大笑着把它们放开,扑向前去抓新的玩伴,它们晃动着挣脱了,又被它追上来抓住。它浑身颤动,亮晶晶,闪着粼粼、熠熠、烁烁的光;它打着漩儿,翻着水花,沙沙地响着,不停地唠叨着。
2. 热热的太阳,仿佛在用千万根金线,把万物从土中拽起来,拽出来,迎向自己;让它们变绿,变茂密,生出尖刺。
3. 地平线很清晰,对天空寸步不让。
4. 月亮雍容华贵地慢慢升了上来,最后终身一跃,脱开地平线悬浮在空中,没有了羁绊。
5. 在你的安静的河边坐下,拿出满满一大袋的上等回忆招待伙伴们。
最后的最后,我还想吐槽两句这个题目。《柳林风声》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发生在“柳林”里的故事吗?可是通篇下来,柳林的描述我几乎没找到,倒是河岸,河畔……仿佛更称得上整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