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川录【5】
【原文】
又问:“陆子①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②、明道③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曰:“请问如何?”
曰:“只是致知。”
曰:“如何致知?”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看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注释]
①陆子:即陆九渊,号象山。
②濂溪:即周敦颐。
③明道:即程颢。
④虔州:即赣州,位于今江西省。
[译文]
九川又问:“陆九渊先生的学说该怎么评价?”
先生说:“周敦颐、程颢以后,还数陆九渊的学问了,只是稍显粗糙了。”
九川说:“看他的论学著作,每篇都能说出精髓,句句深入透彻,却看不出他粗糙的地方。”
先生说:“诚然他曾在心上下过工夫。这与只在义上揣测模仿、求个字面意思的自然不同,但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粗糙的地方,你用功时间长了,就应该能发现。”
庚辰年(1520年,正德十五年),前往虔州,再次见到先生,九川说:“最近,我做功夫虽然略微掌握些要领,但总是不能做到自信与快乐常伴心间。”
先生说:“你只是一味地在心上寻求天理,这就是所谓的‘理障’。这里边有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就是‘致知’。”
九川问:“怎样致知呢?”
先生说:“你的那一点良知,就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明白正确,错误的就明白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实实在在地遵循着良知去做,是善就存养,是恶就除去,这样是何等的自信快乐啊!这些就是‘格物’的诀窍,‘致知’的真功。如果不靠这样的真知,又怎么去‘格物’呢?我也是近几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刚开始,我还犹豫依照本心恐怕还有不足之处,但经过仔细体悟,发现并没有一丝缺陷。”
[解读]
今天的内容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对陆九渊的评价,其二是如何破解“理障” 。
陈九川让阳明谈谈对陆九渊学说的观感,我们后人常常“陆王”并称,指的就是陆九渊和王阳明,他们二位是“陆王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王阳明对陆九渊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指出了他的学说有点“粗”,但是又并没有就这个“粗”字做展开的详解。王阳明只对陈九川说了“用功久,当见之”这句话。可见,要理解陆九渊学说的“粗”,阳明先生认为要通过实际下功夫才能体验到,他并不满意于在口头文意上去解释通。既然说陆九渊的学说“粗”,那么和“粗”字相对的是“精”,而“精”字在《传习录》前文里,阳明常常“精一”并提,而“精一”的理念用之于实际的功夫,自然就是“知行合一”这一重要话头。陆九渊虽然在“心即理”这个观点上和阳明相同,但是在实际的践行功夫上,还没有明确“知”与“行”的合二为一。所以阳明说他的学说“粗”,而“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实践,是无法把握个中况味的,故此阳明让陈九川通过实地做功夫来慢慢体验自己学说的“惟精惟一”之处,体验到了其中的“精一”,自然就懂了陆九渊学说的“粗”处。
再来看如何破除“理障” 。
陈九川说,如果按照阳明先生做功夫的方法行去,也能做到“稍知头脑”,但问题是“难寻个稳当快乐处”。这里说的“稳当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因为人若切实去做克去私欲,恢复天理的功夫,做到言行举止皆符天理,这应该是天下至乐之事,可是为什么体验不到“稳当快乐”呢?这是陈九川的疑惑,也是很多心学学习者的疑惑。
阳明对陈九川说“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
“私欲、邪念”会成为心体恢复天理的障碍,这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有时候,“公心、正念”也会成为心体恢复天理的障碍,这种情况就称之为“理障”。
陈九川肯切实用功,自然值得肯定,但在用功的过程中,他又过于关心内心的感受,这种毛病,可以打个比方,就像你在地里种了一颗花儿的种子,然后你每天又刨开土去察看种子到底发芽了没有,本来这种期待种子发芽的心也是向善的正念,但是无形中却打乱了种子自然成长的节奏,这种用心就成了“理障”。
我们再来看一下阳明先生开出的破除理障的验方——“只是致知”。然后又有对致知的详细解释,很容易理解,我们不再作一一分析。王阳明让陈九川将“去心上寻个天理”的心抛掉,只在“意念起处”去做“致知”的功夫,这等于说不要天天去刨土察看种子发芽未否,而只灌注于浇水、施肥、培土等工作就可以了。
王阳明这一番议论,把致良知之说又有发明,良知自然会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的错的我们自己都知道,只是为私心所蔽,就要自欺欺人。欺人必先自欺,如不自欺,就不会欺人。
学问之道无他,不自欺而已。如果养成不自欺的习惯,自然我心光明,安心愉悦。
大家可能还对阳明先生这种“理学”气十足的表述存有隔膜感,那我们引述一下现代西方著名的成人教育专家卡耐基所说的一句名言,借此来贯通阳明先生强调“致知”的用意。
卡耐基是这样说的:“最重要的不是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动手去做手边清楚的事。”卡耐基这句话是为了解除世人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忧虑,文义甚是浅白,含义却极其深刻,而且与阳明的“致知”主张不谋而合。
卡耐基强调去做“手边清楚的事”,不正是阳明强调的“就意念发起之处做致知功夫”的另一种表述吗?“手边清楚的事”是经过良知判断后的行为对象,“做手边清楚的事”实际就是“致知”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二者的共同之处有如下三点:
一、当下性。都不喜欢谈过去和未来,只谈现在,现在!只有现在是真实的,其他一切都是虚妄。
二、明确性。在当下的这一刻,你不可能将罗马在眨眼间的时间内建成,但是必定会有一件明确的行动步骤是你可以采取的,你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明确的一点。
三、执行力。二者都强调在时间、目标都明确后,必须有排除其他干扰后的行动。阳明用一个“致”字表示这个行动,卡耐基用“去做”表示这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