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网络
让孩子也耐心听的,一定是演说家
经常遇到一些喜欢侃侃而谈的人,他们的表达能力很强,但奇怪的是,他们却不一定受到大家的喜爱。
也有人会把人说晕,就像图中曼陀罗
认清曼陀罗,可以用来麻醉呃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少“积极倾听”的能力。
他们只做“输出信息,强迫别人接受”的人,却从来不愿听听别人的想法。
就好像“李发硬”先生,说话完全不照顾听众的反应,他喜欢计算机编程,就以为全世界都喜欢编程。所以无论谁对他说什么话,他都像没有听见似的,然后找个机会就反问人家:“你知道c语言是什么吗?”难怪大家看见他就望风而逃!
有些人说话就像虎跳峡哗啦哗啦哗啦直接把人拍晕了
所以,在社交培训班里,老师就专门教给他,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仅要耐心倾听,还应该同时用“语言”以及“非语言信号”向听众传达“我在倾听”的信号。
非语言信号包括:
1,微笑
2,目光接触
3,点头
4,身体前倾(看下图乐同学的身体)
5, 手托腮
6,模仿讲话者的微表情(随着讲话的内容微笑、皱眉等等)
7,不要频频看表和目光游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语言信号包括:
1,记住关键词
2,提问
3,反馈
4,澄清疑惑
5,简要总结对方的谈话内容。
乐同学给王老师讲课
研究表明:不受欢迎的人在接受“积极倾听”(active listening)训练后,会大大改善与同龄人的关系。
在《交友训练》一书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专家Frankel和Myatt为交友困难的人制定了一个正式计划。其中一个方面就涉及到“交流训练”。
书中技巧包括:
1.怎样开始和新认识的朋友交流?
说说你“喜欢什么”以及“不喜欢什么”呀
2.适当回答对方问话。也给人家说话的机会,给对方提出问题。
3.也不要当“记者”。不能一连串提问呀,也得暴暴自己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