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作为岁寒三友之一,长居山涧底或高岗上,四季长青,经冬不凋。陈毅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历来为文人志士所称道,因其坚硬的枝干、耐寒的品质,人们赋予了其坚韧的品质,又因其生长环境或是成材较晚等,赋予了松各种意象。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小松 陈三立
阶庭三尺小松树,待长龙鳞岁月间。
霰雪纷纷冰齿齿,一尊对汝气如山。
刘桢写给弟弟的劝勉之词,告诉弟弟要向松一样坚韧,不畏风霜雨雪之寒,永远坚守本心,不惧未来的困难与挑战。陈三立的《咏小松》则重点由其形貌描写,三尺高度,松皮待长成似龙鳞的模样,雪雨交加结成冰晶覆盖小松树,但小松还是如山般有尊严的站着。松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以及如山尊严。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小松
唐 ·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左思有名的"洛阳纸贵"主人公,但他也经历过仕途冷遇,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全靠门第,他此时觉那些真正的人才如"涧底松"被埋没,但无才无德如“山上苗"的世官子弟却身居高位,抑郁不平、怀才不遇、百尺之松却居涧底,"地势使之然"使人伤悲,既惋惜"涧底松"又惋惜人才。
清人张潮曾说过"一日之计树芭蕉,一年之计树竹,十年之计树柳,百年之计树松。"可见松树生长速度之缓,百年始可成材,似人大器晚成,杜荀鹤则用小松来鼓励有才之人,终有直达云霄的一天,而又讽刺了世人的势力眼,不识凌云木。
松被各种隐者高人视为知己,失意时有松,恬淡惬意时有松,避世隐居时有松。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主张抗金,一生爱国,可偏遇到个投降派皇帝。这首词写于在江西上饶赋闲之时,壮志难酬,只好喝酒,没人陪,还有松树,醉倒在松树下,不让松树扶,又说:去。他在酒醉中,借醉意把松树写活了,此时的松树则更似迷茫人的知己,任打任骂,任推任扶就是不走。如陶渊明"因值孤生松",便立马"敛翮"飞去,松那时是不得意之人可以结交的知己,树下是可以栖息依靠的净土。
赠孟浩然
唐 ·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云松"。与王维不同的是,他的仕途极为不顺,屡进士不第,一生都在过隐士生活。曾写"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当然孟夫子极为有才,这是自谦,未受重用是真的。但他却未因此而放弃好好生活,"醉月"、"中酒"、"迷花"一样不错过,所以"卧在云松上安眠"的孟夫子才是真正的风流。此时的松又是隐士的伙伴。
采薇 白居易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
岁晏薇已尽,饥来何所为。
手把青松枝,坐饮白石水。
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伯夷叔齐可以让国,武王伐纣又敢于扣马谏伐,只因其不符忠孝,二人便到首阳山隐居并誓不食周粟,武王派人请二位贤才为官,但被他们拒绝。后又连薇菜都拒绝食用了,直到被活活饿死阳山。手把青松的夷齐二人,恐千古再无。他们的长歌万古清明。此时的青松曾是圣贤的陪伴者,高风亮节。
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唐 ·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仕途顺利,有过"相逢意气为君饮"的豪情,亦想过战死沙场,很年少便中了状元,但步入中年后却选择了归隐。他的诗中写松的很多,如"明月松间照","松风吹解带"等等,中年时的他成熟稳重,早上看木槿花,在松树下吃些素菜,全然忘却世俗机巧之心。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唐 ·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李白去寻访隐者高人却没有遇到,闻到了山中犬吠,见到枝上桃花带雨,林子里有鹿,可就是不知戴天山道士的去处,只能倚靠在丛生的松树上。此时淡淡的愁不是怀才不遇,不是嫉恶如仇,李白诗中难得的静,此时的松衬出了环境的幽雅,隐士的高洁。
同样的,刘长卿也是去寻访道士,他看到了雨后山松,雨后的松显得更加青翠,一切是率性随意的,而无刻意造境。溪花中参透的禅意,如陶渊明《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对景忘言,希望我们也能参透其中意。
去者日以疏
汉 · 佚名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松柏摧为薪","松柏冢累累"代表着人事的代谢,时间的流逝,古今的更替等等。第一首归还故里却见松柏都作了柴草,古墓都变成了田地,可见变化之大,颇有沧海桑田之感,第二首由十五去从军,八十岁才回乡,此时亲人坟旁的松柏已经很茂盛了,物事人非令人沾襟又让人惊叹光阴不待人。
现在是不是也有些喜欢松了呢,祝秋日快乐,假期愉快。岁月静好与君语,现世安稳与君同。另附赠一首:
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