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世界,更好的我,欢迎回到爱阅知识馆。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内向者这个群体,挖掘出内向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独特优势。只要内向者顺应个性,悦纳自己,同样可以享受精彩的人生。如果恰好你是一位内向者,那么这篇文章很适合你阅读。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先来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请试着回想一下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你是喜欢参于社交活动,爱结交朋友的外向派,还是一个喜欢安静独处,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有点神秘的内向派,你是哪一种性格呢?
在当今社会,我们几乎都在推崇外向性格的人,因为他们看上去精力充沛,个性活泼,能言善道,喜欢参与团队合作,往往成为大家生活和工作中的焦点,而“内向”这个词,一直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内向者常常被视作是沉默寡言的,悲观的,社交恐惧的,甚至是孤僻的,那么内向真的是一种性格缺陷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这位专家,马蒂·奥尔森·兰妮,她是一位美国教育家和精神治疗医师,是美国权威的内向性格研究者之一,致力于探索与内向性格相关的话题,帮助更多的人来了解内向者这个群体,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她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这世界上没有所谓「更好的」性格,无论你是外向或者内向,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今天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重点:
一、决定内向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内向者和外向者究竟有哪些差异?
二、为什么长久以来人们对内向者有所误解?内向者如何克服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不适应?
三、内向者应该如何顺应自己的性格,走出内向的“舒适圈”?
一、决定内向性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内向者和外向者究竟有哪些差异?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个基因叫做 「D4DR基因」,这个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人格特质,那些喜欢户外活动,异国旅行和新奇事物的人,他们的D4DR基因更长,而那些追求新奇程度较低的人,他们的D4DR基因较短,具体表现为性格温和,喜欢安静的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家还发现外向者大脑里的血液回路是流向视觉,听觉,触觉等区域的,脑通路较短,复杂度低,而内向者大脑的血流量比外向者更大,血流经过的脑区更为复杂,且多与内部思考相关,比如回忆和制定计划,这意味着内向者更关注的是内心的思考和想法。
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生理角度来看,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性格差异,是由于在基因的作用下,大脑形成了不同的通路,这些通路决定了大脑关注的重心是外部感官还是内部感受,大脑的关注重心在外部感官则人的表现为外向性格,而大脑的关注重心在内部则为内向性格。
其次,外向者和内向者究竟有哪些区别:
首先,两种性格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认为,人可以从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从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而内向的人可以从独立的思考中得到能量。所以对于外向者来说,他们需要参与社交活动,频繁的跟外界互动来获得能量,而对于内向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能自我交流的地方来积攒能量,这也是为什么内向者需要更多的独处时间,因为对他们来说,大量的外部刺激会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消耗过多的葡萄糖,这将导致内向者精疲力竭。
其次,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第二个区别在于接收外界刺激的方式不同。对外向者来说,外部刺激会给他们带来新奇感,这使得他们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享受充满活力的环境,喜欢「有事做」这种状态,如果让他们停下来休息,他们收到的外部刺激将会减少,兴奋感也随之降低。而内向者正好相反,过度的外界刺激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他们更倾向于沉浸在安静的世界中专注地做一件事,任何吵闹的环境,繁杂的社交任务都会对他们造成过激反应,比如聚会上的寒暄或者是长时间的团队活动都会耗光他们的能量。
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第三个区别是认知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外向者像是一个博学家,喜欢接触广泛的人和事,多样性的生活使他们更加精力旺盛,他们关注的是认知的广度。而内向者正好相反,他们喜欢把精力聚焦到一两个领域里,对于追求「量」来说,内向者更注重「质」,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安静不被打扰的思考,热衷专注地研究的原因。
二、为什么长久以来人们对内向者有所误解?内向者如何克服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不适应?
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对内向者有着很深的误解,大众常常把害羞,敏感,悲观,甚至是精神分裂这些词汇跟内向者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都是社交恐惧,甚至是孤僻的局外人,归根结底,内向者有以下两点是被经常误解的。
而事实是怎样的呢?内向者只不过关注的重点在自我内心,他们试图以更好的方式理解外部世界,并非是对外界漠不关心。同理,内向者也并非拒绝社交,他们只是需要更好的管理他们的精力避免因为太多的社交活动而耗尽能量,深度有内涵的交流往往更适合他们。
其次,内向者被认定为是不善表达的一类人群。在我们的观念中只有那些口齿伶俐,喜欢大胆发言的人才是富有影响力的,而内向者似乎不太愿意表达自己,使得他们看起来很神秘。而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内向者其实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构思和组织自己的意见,他们希望自己的每一个观点和想法都是有分量的,不会为了说话而说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内向者中也不乏口才优秀的,比如黛安·索耶,她是《早安美国》和《周四要闻》节目主持人,也许人们会觉得内向性格的人当不了主持人,而事实却恰恰相反,黛安·索耶以她冷静、客观、专业的采访风格广获好评,成为了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网最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以上的这些误解导致内向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遭受到了外界的诋毁和心理暗示——内向的性格是有问题的,不正常的,使他们感到负罪和羞耻感。对此,想要明确的是,内向性格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并且是完全正常的,就好像人天生就有男女之别一样,无须刻意改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优秀的公众人物也都是内向者,比如牛顿,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以及大多数世界500强公司的CEO都是内向的人,连科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内向”的代表——爱因斯坦也是如此,他从小保持沉默寡言,直到7岁都不太愿说话,可是他却提出了很多改变人类认知的理论,他曾表示自己因为和问题“独处”久了,才发现了科学世界背后的真理,我们可以看到内向性格仿佛具有一种强大隐秘的力量,帮助我们自省从而实现自我突破。
三、内向者应该如何顺应自己的性格,走出内向的“舒适圈”?
通过我们之前所讲的内容,我们已经明白了内向者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过度消耗自己的能量,否则很快就会精疲力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种小建议,帮助内向者顺应天性,营造出『刚刚好』的生活节奏。
第一个建议是培养自己驾驭能量的能力。学会识别自己能量危机的信号,比如开始情绪易怒烦躁等,通过休息让自己平静和放松,给自己更多的小假期来充沛能量。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内向者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他们需要精细的规划好如何使用自己的能量,避免过多的社交活动耗尽他们的精力。
第二个建议是开拓专属的私人空间,用来恢复能量。你可以尝试使用芳香疗法来协助,在英国,薰衣草和茉莉花分别被用来治疗失眠和焦虑,在洗澡或者按摩时候使用精油或者点燃几根香氛蜡烛,来唤起你想要的心情。另外,音乐也是种不错的选择,它能够明显的改善情绪和装换我们的心境使我们放松,研究表明,听歌,哼曲,吹口哨等活动能帮我们保持活力,减少焦虑。
第三个建议是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节奏。做好均衡的营养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养成深呼吸的习惯,多做运动,学会滋养自己。当然,最重要的事,还需要关注自己的精神成长,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生命的目标,把自己内在力量发挥在最能让你有成就感的事情上面,这样会更加健康和充满活力。
第四个建议,接纳自己内向的独特优势。内向者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创造力也更强。美国有一项历时30多年针对社会精英的研究。他们发现,内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内向型的倾向就越强烈。而且,内向者在创作,艺术,科研等领域有着外向者无法比拟的天赋。如果没有内向的人,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进化论、古典哲学、万有引力、相对论,所以内向从来不是劣势,反而是你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
第五个建议,学习外向者技巧。首先,你需要重拾自信,获得坚定的自我认同感。其次,学会打破常规。对于内向者来说,想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大多数人沉溺于千篇一律的生活中不愿意走出舒适区,请试着尝试做一些超出日常生活的事情,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比如去餐厅里点一份从来没吃过的食物,去异国探一次险等等,都是不错的改变。最后,请尝试表现得外向起来,比如试着随时随地表达自己,保持风趣和幽默的谈吐,去找一两个陌生人说说话,哪怕只是简短的几句,也可以建立人与人的联系,另外,给自己布置一些曾经让你高度焦虑的任务,比如要求跟商家退货,跟小贩讨价还价等,那请你用坚定,有力,清晰的声音,像外向者一样,自信地跟他们交流。
最后我来为你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首先我们讲到了内向性格的成因和内外向性格之间的差异,其次我们又讲了社会对内向者的常见误解以及内向者如何克服生活中的不适应场景,最后我们讲了内向者如何顺应自己的天性,走出内向的舒适圈。希望作为内向者更好的认识自己,挖掘出自己的性格优势。请时刻记住,内向从来不是一种劣势,它是一份礼物,请学会悦纳自己,享受人生。
关注@爱阅知识馆,带你知识充电,开启有趣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