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习作要求不要太高,可以不写题目,可以只写一个片段,如果要求太高了,就会打消孩子习作的积极性。”
这是人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先生在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作《统编教材与教学》的报告中反复叮嘱的话。本着三年级习作的这一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采用“课内得方法,课外去实践”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习作,有时候在语文课堂的阅读课上,会让孩子们临时运用学过的方法来写一段话,有时候,在课外阅读中,读到精彩之处或者是读完一本有趣的书后,给作者即兴写一封书信,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那份喜悦之情。
总之,只要是孩子自己写的,只要是有一点点可取之处,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恰到好处的运用,我们都会给予鼓励。并且让她(他)的文字见诸于家校微信圈。因为我们没有功利性,为的只是给留下孩子一个成长的足迹;留下因一次次习作进步后带来的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