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撤离是最好的善待
人口流动已成常态的当下,北漂、南漂已不再是凤毛麟角的奇闻异事;随之而来南来北往的带孩子大军,也异军突起,他们抛家舍业,随着外飘的儿女们,在北上广等大中城市落地生根似的安营扎寨;他们中有姥姥姥爷、有爷爷奶奶,随着隔代人的长大,他们有的融入这座城市,有的告老还乡,耗完余下时光;他们有满腹的牢骚幽怨,他们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飞长流短;他们在儿女需要他们时,无怨无悔的奉献;他们在儿女可以自食其力时,踟躇蹉跎于自我、非我之间,终失优雅体面转身。
我也是随女儿外漂一族的一员,而且外漂的队伍之强大,应属凤毛麟角的,时年八十七岁的母亲,估计应该是外漂在北上广帮子女带孩子大军中的佼佼者;像是约定俗成,不管我到哪里,母亲是必须的“跟随者”;从女儿进军国际大都市——上海,我们夫妇和母亲,陪女儿女婿,蜗居过不足二十平米的合租房;陪女儿女婿,寄居过每月几千块钱的出租房;住过东凑西拼、月月还贷压力山大的浦东新区;直到如今住上接地气、前庭后院的平房。我们的跟随,从没有儿女声嘶力竭的约请;我们的离开,从来都是轻松自如;就像我和老伙伴们调侃的那样:我们和孩子们的关系,就和祖国与大陆那样来去自由,来时不生拉硬拽,走时也不死乞白咧;与孩子们形成了良性互动,他们从不缺乏自食其力的能力,也不是竖宗忘祖之辈;来去自由是孩子们恪守的与婆婆公公、岳母岳父的仁子之道,也是我们信奉的准则。
亲家之间从来都是互让互谅,女儿十月初结婚,我们提前了海南猫冬时间,绕道去湖北黄冈参加孩子的婚礼,当即約亲家一同来海南过春节,他们如期而至,两家并一家,彼此间增加了了解、互谅。原本定的立冬后才离开女儿那里,突发奇想要拥有一辆说走就走移动的家,遂和孩子们说十月中旬要去南京参加房车展,女婿只能赶紧告诉父母来沪带孩子。
能够适时抽身撤离,实际上无论是对谁,都是一种善待;上了年龄后,做父母的对儿女的依恋度,将会与日俱增,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善待亲家、子女关系的不二法则;做父母的也应该保有适时优雅转身离开的风度,你的离开成全了对方的对儿女的思恋,也“拯救”了还没有“自食其力”的儿女,更完美了你微盘不多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