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手翻了一下吴军的《态度》一书,这是由吴军老师写给他两个女儿的信编辑而成的书。其实在去年初买的我时候已看过一次了,还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内心是无比激动的,觉得写得实在太好了,并给自己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学习吴军老师的良好的人生态度。但看完之后,现在再次阅读觉得这本书还真是值得多次翻阅的。
《态度》里开篇第一封信是写给大女儿梦华,当时梦华正要前往麻省理工学院上学,征求父母对她的期望?吴军老师回信告诉女儿说“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吴军老师通过他儿时记忆,和把巴尔的摩和新泽西人的生活对比故事,向女儿传递着一种生活态度:快乐和财富的关系不大,更多来自自然环境下人的天性释放,同伴的陪伴和欢乐,家庭的和睦等。
吴军老师在书里还给出了要想自己长期做到乐观,除了保持乐观的天性,还需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
1.不断接受教育,与时俱进:学习,获得新知,了解世界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2.有理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人无理想,就会厌倦当前的生活,快乐也就无从谈起;有理想和身体力行相辅相成,同时具备,就是快乐的源泉。
3.与人相处共事,要相互尊重,互相包容:在一个集体中,不要妄自尊大、看轻他人,这样就容易与人相处,减少矛盾,自然也就容易得到快乐。
4.看透人生:人最终必须看透很多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慢慢体会到这一点。
再次看到这篇文章,让我回想到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小村庄里无忧无虑地玩耍度过的,记得那时候每天和小伙伴在村子里疯跑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爬树摘果掏鸟蛋、水塘里摸鱼等变着法子找好玩的,虽然现在看来,那时候一个星期也吃不上一顿肉,更没有钱去买零食吃,但我从来没跟父母报怨过,觉得吃不吃无所谓,当时学习没有任何压力。上小学和中学我的学习,父母对我也很放心,从不催我做作业,现在想想自己的童年过得挺快乐的。
我的学习一直平平的,上的大学也是很一般,曾经很苦恼,父母也没给我什么 压力,说自己努力了就好,不要太难过,人生这么长 ,要乐观对待。在我的眼里,几十年来,父母相片一直都是很融洽,我从未见过他们吵过架。特别是父亲,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从来没见他着急过。母亲也经常说,乐观的人最好命,乐观的人连病痛都少很多。
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户人家,夫妻二人生育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这对夫妻经常吵架,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是村里出了名的,我还亲眼见过女主人把女儿绑在我家门前的万寿树下;也见过男主人用棍子打他们的大儿子的剧烈场面。其实原因并不是他们的儿女犯了什么大错,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因为他们看不过眼,也没和孩子好好沟通直接就是打。后来他们的女儿由于早恋,初中二年级没读完就跟一个男生私奔了,不到16岁就生了一个孩子,后来又听说离婚了。他们的两个儿子也是没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在社会上当小混混,因抢劫罪被判刑、送进了监狱。女主人由于村里被强制拆迁,他们不肯要任何不符合他们要求的赔偿,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过度忧虑而病死去。一个家庭就这样散了,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
首先,父母首先要自己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父母会言传身教地影响到孩子的言行,长期的习惯就会形成性格。整日忧心仲仲的父母是很难培养出乐观的孩子的。
其次,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与互动,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做些有益的游戏,有研究表明父母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性格会更乐观,也更聪明。
再次,引导孩子乐观应对困难,例如,当孩子做事情没做好,情绪低落时,父母可以给TA一个拥抱,及时耐心安抚,和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再鼓励不要害怕出错,多做几次,引导乐观应对解决困难。
最后,真诚鼓励和夸奖孩子,也就是父母不要只是口头上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夸奖,孩子在哪方面做得好就直接具体地表扬,如孩子今天洗碗了,就夸奖说“孩子,你洗碗很认真、洗得真干净“。真诚细致的鼓励与夸奖,这点对孩子拥有自信乐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