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季节,是艾草萌发之时。乡村的田埂上、小路边到处都是灰白色的艾草嫩叶,一簇簇、一丛丛,在荒草泥土里探出小头。这时的艾草,不过两三寸光景,鲜嫩之极。
记忆中,清明时节是吃艾蒿饼的时节。
外婆家在农村,房子前面是一大片稻田,后面是外婆的一片大菜园,左边是一间小学,右边是一口池塘。
清明前后的艾蒿,品质最佳,也是食用的最好时节。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外婆常常带着我和姐姐去摘艾草,不用去别的地方,光是房子四周就有很多很多了。我们提着竹篮,不用多长时间就可以采摘满满几篮子鲜嫩的艾草。
回家后,我跟姐姐一起把艾蒿洗干净。外婆烧开一大锅水,放点碱,然后把洗好的艾蒿放入沸水里。等艾蒿断生的时候将它捞起,稍稍滤干水,然后用大盆子装好、捣碎,再均匀和上自家磨好的糯米饭和粘米粉,就可以开始做饼了。
外婆双手麻利地将绿色的粉搓成小团,然后双掌相对压成小饼。我跟姐姐围着外婆转来又转去,一会儿用手压压粉团,一会儿用手摸摸艾饼。
外婆知道我们雀雀欲试的小心思,有时也让我和姐姐来做几个。
其实,我们是好奇啊,还有一颗迫不及待的心。艾饼蒸熟时就是我们期待的美妙时刻了。
外婆在碟子里倒进一些白糖,我们把蒸熟的饼,蘸上白糖,吃起来感觉味道非常香甜;外婆有时会油煎艾饼,那味道呀,特别清香。
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六、七十年代,能吃上白糖,能吃上油煎饼,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了。
长大后外出学习工作了,只要外婆在,清明时节,我们依然可以吃到外婆特制的艾蒿饼。
外婆做的饼,艾蒿含量高。蒸之前是艳绿艳绿的,蒸之后却变成黑褐色了。而别家的人,因为省事,只用少量的艾蒿。它们蒸之前是浅绿色,而熟后也只是浅褐色。其味道的差别,可想而知了。
外婆去世后,清明就是妈妈和姐姐给我们做艾蒿饼了。
每当吃起艾饼,我就想起我亲爱的外婆。我想念她的和蔼可亲、想念她的善解人意、想念她的勤劳善良、想念她的心灵手巧。
从小到大,我的亲人们都说我的性情格外像我的外婆。我想,这应该是有原因的吧。
因为妈妈在县城上班,没时间照顾我们,我和姐姐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我跟外婆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外婆去哪都把我带上,我就像外婆的一条尾巴。
外婆的一言一行对我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有些方面甚至是妈妈也无法比拟的。
今年回老家,我带回了姐姐给我准备的艾蒿。今天,我用它做成了艾饼。
吃着刚出锅的艾饼,我马上拨通了姐姐的电话,告诉她,我吃到了艾饼,我想起了外婆。。。
我最亲爱的外婆,您在天堂还好吗?我又想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