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的暑假进行了产品经理的实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工作的时候有一大段时间是没有实际的事情给我做的,所以就想着在空闲的时间看看关于产品经理的书籍,提升自己对这个职业的了解和敏感度吧。
找到了比较适合入门产品经理的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是苏杰写的,在看完第一章之后发现会有“作业”,想来也有道理,确实应该记一些笔记什么的,不然这本书看下来没有什么收获的话也还是虚度自己的时间。
下面就是第一章的“课后作业”:产品经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职业病。首先,思维方式并不属于专业技能方面,它是一种决定人怎么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从“学生”到“职场”;
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转变,我自己也正在调整自己的思想,我已经将要成为社会中的人了,不要再用学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说到底,学生与工作的人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碰到的问题通常都有最终的正确答案,而学生要做的就是找到或者逼近于这个正确答案。但是对于职场中的人,他们碰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没有最优解的,就算有,也不会有答案解析来告诉你哪个是正确答案。面对一个问题,它有好多种解决办法,但是它们通常都各有好处各有坏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行价值判断,找出哪个答案是最符合这个特定场景下的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可行性,以及这个答案带来的局限性的代价是否能够承担等。
小结一下,面对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做出基本应对,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先搞清问题,后选择方法”,而不是直接去设法解决。中国教育的不足,体现在封闭式的问题太多,而开放式的问题太少,这一弊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正好可以得到纠正。
2.从“用户”到“产品经理”;
我们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处在“用户”的角度去看问题,比如对于一个政府报告,有精简版和详细版,那么我们通常会喜欢哪一类呢?答案大多是已知的:精简版,因为精简版能够把最主要的我们所关注的信息提取了出来,而详细版太过于繁杂,我们通常都是没有这个时间或精力去看那么一大篇文章。这就是典型的用户角度了,那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会更喜欢哪一类,或者说,哪一类比较适合呢?
所以说,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思维,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去思考:我要做的这个产品是面向哪类用户的?如果我是用户,我会有哪些偏好?并且得设身处地的把自己转换正不同的用户类型,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功能或者产品。
3.从“现象”到“本质”;
不再被表象蒙骗,追问逻辑的尽头,你会发现任何事情的本质其实都是很简单的。产品经理看到一个现象时,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希望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比方说,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道华为面试题:一头550公斤重的牛,怎么让它通过一座承重500公斤的桥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混淆能力较强的问题,它很容易就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表面现象上,这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出的问题的套路。我们要想,为什么要让这头牛过这个桥呢?它的最终目的就仅仅是要这头牛过个它不可能通过的桥吗?不用多少推敲就知道我们要把这头牛带到位于桥的另一边的目的地,这才是最终目的,即这个问题的本质。所以,稍微修改一下,可以把这个题目改为:一头550公斤重的牛,怎么才能到达位于河的另一端的目的地呢?
这样,答案就可以发散到很大的范围了:是否有别的承重能力比较大的桥?是否可以坐船?是否可以加固这座桥?牛是不是必须活着到达那个目的地,不是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把牛杀了,分几批来把牛运过去?更或者说,是不是可以换一个目的地?而这就又要知道为什么这头牛要到达那个目的地了,如果知道了他的目的,那么解决办法可以变得更多。
而当选择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相对最合理的方案。对于一个产品来说,通常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不同方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如,如果要赶到别的承重能力比较大的桥,我得花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坐船的话我又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如果我们要经常经过这座桥且经过这座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高,那么加固这座桥可能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它刚开始造成一些成本。
写的有点偏题了,总而言之,我只是想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来理顺一名产品经理思考问题的模式和流程,其实这种思维,不用局限在产品经理这一个职业上,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模板。
对于作业的第二个点:职业病,想问的其实就是产品经理的性格上的特点的问题。如果有以下这些特点,那么对于作为一名产品经理肯定是加分项。
1.热爱生活,有好奇心,有创新的精神;
产品经理站在互联网行业的潮头,哪怕我们只是落后了一点点,那么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差一大截。我们要时时刻刻掌握所属行业的最新热点,并且好好利用这个热点,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我觉得说白了,一个产品好不好,它最有说服力的特点就是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2.理想主义、完美主义;
产品经理要有理工科的科学素养和文科生人文精神,对于小问题要像钻牛角尖以下钻到底。
3.善于沟通,团队精神;
“要承认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因为做产品是需要靠团队来拿出结果的。用非行政命令的手段,带领团队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事情。”这是书中的原文,我觉得很有道理,特别是后一句,在大学期间,有些课的任务需要小组来完成,当小组里有一些不是很激情的同学时,要做出一个很好的作业,拿高分真的不是很容易,但是这又“仅仅时作业而已”,同时同学之间也不是很熟,也没有办法很好的行政办法来管制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确实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
4.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像第3点中所说,产品经理算是一个管理层,有些事情要督促下属完成时,难免会招人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特别时产品经理的上面也有上层,虽说我们会给下属压力,但是我们的上层也会给我们压力,试想,当我们被老板告知一个功能不做了,而此时我们的开发为了完成这个功能已经掉了上百根头发,离完成只差一步,我们该如何跟开发说。
这些都是很有压力的事情,我们夹在上层和下层,这都是难免的,所以要积极调理自己的情绪,先保证自己不要被打垮。
这些就是第一章的作业了,说是作业,其实我感觉写的更像是总结吧,希望以后看到自己写的这篇,能够激励一下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