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周五晚上省图有一场米米老师的讲座《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就在家门口的讲座,还是要去听听,况且省图少儿的水准一直笔记高,因此看到消息马上电话报名了。对于米米老师并不太了解,只是在赶过去的公交车上百度搜索了一下,被冠以中国本土的心灵导师,有到各地幼儿园做讲座,有心理课程。看书和现场听,始终是两种感受,权当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放假充电呗。米米老师给我的感觉,很年轻,很像小宋佳的感觉,身形,声音都感觉非常像,因此也有好感。语速较快,例子较多,听起来好懂。
( p.s.周五晚中山路一路塞,本来时间充裕,结果到文明路下车就已经到时间了,匆匆在门口买了西关濑粉+牛杂打包,带到报告厅,站在门外边吃边听,吃完才进去。感觉濑粉味道尤其好,热乎乎地吃得浑身暖和)
首先问了现场的家长,小孩是多大年纪的。分为0-3岁、3-9岁、9-18岁三组,举手示意后发现现场3-9岁的居多,于是米米老师说重点讲3-9岁相关的。本次《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主题,共分为4块内容:
1.溺爱残疾了孩子的心灵,内心界限
2.让孩子拥有直面挫折的能力
内在力量的源泉和父母的生活态度
3.情绪对孩子的意义
4.如何处理情绪
老师说PPT是工作人员做的,语言写的还稍微条框了一点,不够灵活。她自己演讲从来不做1分钟的准备,因为每次的受众都不一样,没法提前准备。她说她的讲课和演讲就是脱口秀一样,随时创新的。
(这点说的很有自信,但是我相信,不做1分钟的准备,其实准备功夫都在平时,所以才能在现场根据受众需求随手拈来)
第一部分,米米老师重点阐释了什么是溺爱。尽管自己平时零零散散地看过一些育儿书,让我回答什么是溺爱,我还真不说不出来个一二三。溺,就是窒息,因此“溺爱”,就是以爱之名令人窒息。长期的溺爱,就是没有内在的尊重,侵犯孩子内心界限,久之会与孩子失去连接。常见的有包办、强权做主,各种暴力。为何暴力也算作溺爱呢,往往父母暴力过后,会说“我这是为你好”,这就是以爱之名施暴力之时,也算是令人窒息恐惧的爱。
说到暴力对待孩子,有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和冷暴力。肢体暴力就是动手打,语言暴力就是语言攻击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没用”等,冷暴力就是各种威胁冷战 如“你再不...我就不要你了”“我不理你了,让你一个人在这....”等。老师现场提问,“在坐的70后 80后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父母肢体暴力的有多少?”,举手者众多;再问“从来没受过语言暴力的,再举手”,一下子所剩寥寥;再问“从来没有收到过冷暴力的,再举手”,仅剩2人举手。再问“在坐的父母,你们从来没有对孩子用过以上暴力的请举手”,举手的人还挺多的。米米老师笑说,广州的家长素质还是挺高的。或者你们孩子都还小,还没到让你想打想骂的地步~~
回想一下,肢体暴力现在很少见了,我们家连豆豆的手、屁股都没有打过。语言暴力,现在都是以鼓励教育为主,尤其是现在才2岁多点,实在也没什么值得好骂的。尽管有时候不肯睡觉不肯吃饭不肯去洗澡的时候,我们也还能忍住性子好言相劝,各种游戏魔法变换吸引他去做。冷暴力,之前也有看育儿书,知道这类话语对小孩子的心理建设是很负面很没有安全感的,所以很早的时候就在全家都说过,不要说这样的话。所以目前看来,对豆豆算是没有暴力对待。还好,勉强合格。
现在流行“爱和自由”,记得刚生了那会儿才知道了孙瑞雪,知道了蒙特梭利,还特别喜欢泰戈尔的那首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感觉写出了很多我无法表达的感受。但是爱和自由之间的度是什么呢?怎样把握呢?这是值得家长思考的。从小受到严厉教育的70后80后当父母了,觉得小孩只要开心就好,只要健康就好,其他无所谓,也因此各种“熊孩子”“坑爹派”屡见报端。小时候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得到纠正,长大了不论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个定时炸弹。
已经很多育儿专家指出了家长对“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的这种深深的误解。你的爱是对孩子这个人,这是无条件的爱。你接纳的是他的情绪、感受和他的表现的这个事实。而对他的不当行为,必须指出来,告诉他界限在哪,规则在哪,你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启发他思考以后可以怎样做。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既保护了亲子关系间的亲密,又维护了各自的界限。因此,孩子需要的不是另一个玩伴,是家长!家长应该是牧羊犬、是游泳教练开车教练,可以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主空间,但你要清楚在何时必须掌舵,然后,教他,再给他空间自己去做……家长不要失去自己的主导地位。而最近看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里面也明确提到,对于情绪、感受应该表示同情、接受、认可,但是对不当行为,一定要指出来不当之处,引导思考可以怎样更好地解决。
曾经看过《卡普儿童行为手册(1-4岁)》中,讲到一个回应方法,就是说出孩子的愿望和感受。很多时候,家长只要说出来了,甚至多说几遍,找孩子确认,就能缓解孩子的很大程度的不适与不配合。这个方法的背后其实就是对孩子的同情,蕴含着“接纳情绪,承认愿望”这个理论。
不放纵,就是要孩子对规则有觉察,对环境有觉察。通过自己的观察,就能马上适应环境适应约束。这也是一种对心灵界限的领悟。
米米老师还提到,身心灵是连在一起的,从疾病也能反应出来心、灵的情况。现在小孩得各种膜的病的特别多,胸膜炎啊,脑膜炎啊,皮肤病啊,过敏等,而以前小孩得支气管炎的特别多。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大多家庭存在各种冷暴力,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而膜就是身体与外界接触的重要器官,冷暴力就会导致各种膜出问题;而以前家庭更多是肢体暴力,什么不好就是一顿打,打完还不准哭,因此小孩支气管更容易发炎。当然对这个观点,不知道来源和有无数据支撑,暂且持怀疑态度,听听就好。
第二部分,是讲挫折教育,逆商。
1.如何尊重孩子的内在界限,做到有教养不放纵。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例子:喝鸡汤、看电视。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作为挫折教育的契机,而并不是非要让孩子去一趟农村,去卖报挣钱等。当孩子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让他自己去承担主动说服或者放弃的压力,同时也是他自己去承受被拒绝的压力。这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的机会。家长不要轻易卷入与孩子的三夹板关系,要给足界限,让他自己决定自己解决。要么接纳,要么拒绝,这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拿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自己琢磨透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灵活不死板。
联想到,小孩在外想玩别人的玩具,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也是微博各种问专家问题中最常见的。因为平常看得多,我们家对豆豆是这样要求的,当在外面看到想玩的东西,不是自己的,都要问“能不能给我玩一会儿/能不能跟你交换玩一下”。刚开始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要求他排队、轮流,等别人不玩了才玩(小熊绘本中有一本《一个一个轮流玩》),慢慢会说话了,就要求他自己去跟小朋友这样说。他有时候手比嘴巴快,走到人家跟前,嘴巴还没出来话呢,手已经去拿了。这时候我就在远一点的地方提醒他记得先说先问再动手。养成这个习惯是花了很长的时间的,到现在2岁4个月,已经基本能做到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豆豆的克制,以及得到别人同意之后的那种喜悦的表情。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给豆豆再重复确认一下那种开心的感受。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到他那种满意的感觉,而且他经常会自己念,要排队,要轮流玩,问问同不同意交换呀。当别人同意了,他会马上跑过来大声开心地说“同意啦,妈妈”。当然也遇到不同意的,这时候他有时候会大哭,有时候不开心,跑到我怀里来。我一般都抱抱他,说“豆豆不开心了是不是啊,哥哥还没有玩够,还不想交换或给豆豆玩。那我们先去玩别的东西吧,再等一等”。很多时候就这样简单地说也能安抚住他,一会儿他就跑去玩别的了。通常这时候别的小孩会主动再来和豆豆交换。呵呵,小孩子之间的交往真是很有意思,也许他们都想掌握主动权。我不想在被你问的时候就来和你交换,我要自己选一个时间来主动给你玩。一般这时候,我们都是在旁观的,很少介入。
有次印象特别深,一次是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图书馆前面一个姐姐的脚踏车,豆豆很想玩。走过去摸了一下就想推着玩,被我们叫住了,说不知道是谁的哦,要等一等问一问才能玩。他开始不理解,后来接受了。就这样豆爸陪着他一起在那等,是站在脚踏车前面,眼睛直钩钩地看着跑来跑去的小孩,就那样等着。后来一个小姐姐过来,说这是我的车,豆爸让豆豆说,豆豆那时候只会叫姐姐,玩等简单的,他说出来,我们再在旁边帮他组织一下,问同不同意给小弟弟玩一会儿,姐姐欣然同意了。豆豆虽说不会说太多,但是已经完全能懂。听到小姐姐说“同意”时,非常欣喜开心地把目光投向我们,我们也立刻说,“可以了,太开心了姐姐同意了。豆豆要说谢谢哦”。豆豆马上说完谢谢就推着小车去玩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克制,当时让我们很感动。没想到小孩子的规则意识,只要好好培养和引导,其实是很容易建立的。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耐心。
再一次是上周六在烈士陵园,一个姐姐在玩乒乓球,豆豆飞奔过去,跟姐姐说,姐姐没有答应,他居然马上又去跟姐姐的妈妈说,姐姐妈妈给了豆豆另一个东西,他也开心地接受了玩起来。这个情景我们也是很远的地方看着,边看边笑,整个过程他没有过来找我们帮忙。拿到新玩具了,一转身,看到我们看着他,他才赶快跑过来拉我一起玩。所以充分相信小孩的这种能力,给他足够的机会自己做决定自己去交往,其实很容易做到。
2.面对挫折的能力
逆商:就是把孩子带回当下,放松,不焦虑,家长自己不要过于紧张。
举例子: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脸色不好,不高兴,你会怎么办。
有的家长可能一看到孩子不开心的样子,自己首先就开始急了,马上就开始各种问题,恨不得撬开孩子的嘴给你马上说个来龙去脉一二三四。可偏偏这时候不管你怎么使劲儿,孩子就是一声不吭,什么都不想说。其实这就是家长反应过度了。
就应该这样:家长耸耸肩,说一句“人生就是这样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或者“你看起来过的不好啊” 就可以了。多余的话不用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