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在反射未知的自己。留下的物品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你。
——《断舍离》
星期一,继续下雨。和平常一样,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习惯性的刷刷手机里的群消息。64个群,才一天不看,就堆积了成千上百条消息(无奈脸)。什么时候攒钱能像攒信息这么快,该多好啊!
01
“嘿,快到群里来!”群主一声急急如律令,我即火速赶到,生怕错过了哪个群,就会被时代抛弃一般。
在金融群里幻想捞到个收益高风险低的理财宝;在读书群里幻想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运动群里幻想哪天也能跑个半马;在购物群里幻想以大白菜价抢到奢侈品……
千里缘分一群牵,同一个群,同一个梦。
02
中国人喜欢热闹,于是,玩微信也流行拉圈子。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面对信息都有贪婪之心。
“社群”本该是聚集一群有共同愿景的人,一起朝着同一目标做同一件事。可现实却是,很多人不过只是找到一群人,而已。
前阵子,大学同学群里张罗着组织召开同学会,沉默了好久的群终于触发到了G点,兴奋了数天之后,又回到了原本的沉寂中。我们也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
某天,去听了某大咖的讲座,集结在一个交流群里,为大咖打电话,为彼此的交流碰撞点赞,为自己新一轮的思维升级勾勒着美好前程。讲座散场,回去后又重新做回加班狗。
那些以为进入一个高大上的群,从此就能改变人生的孩纸,我只能说,你,很!天!真!
03
美国有钱人的精神导师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的确如此,清理微信群时,才发现,64个群,平时常看看的也就零头那几个,甚至还不到6个,最多9.3%的翻牌率,留下一大片僵尸群,还不忍割舍。
微博、头条、QQ、微信………时代的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快捷浸入我的大脑,并终日消耗着我。终于,我还是决心做减法了,留下高认知、同频、走心的,其他,统统退出。加了几个我觉得重要的人之后,我陆续退出了好几个群,只保留了与工作、学习和成长密切相关的10来个群。
即刻起,安静了许多,生活本不该有那么多的被打扰。
04
某个清晨,常潜水的一个群里,一创始级的核心人物退群了,没留下一句话。觉得蹊跷,私底下问她,回复了我一句话:没价值的群,只会耽误我赚毛爷爷!
于是,我总结了退群的几个类型:完结型、成长型、冲动型、违规型。
通常以完成一个任务或者一个项目而集结的群,结束后顺理成章的退群,这是完结型;为了一个短期内达成目标聚到一起的,总会有满载而归的学霸先退出,这是成长型;遇上好胜善辩,话不投机半句多,道不同不为谋,一气之下退群的,这是冲动型;当然,也还有屡次犯规,被群主红牌罚下的,这是违规型。
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退出,如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样,同理,天下也没有永远不退的群。
离群索居,不是野兽,也并非神灵。其实,退群也是开启一段新的生活,不如你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