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工作力量下沉,充实基层一线力量,才能更紧贴各族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推动资源整合下沉。社区治理参与的部门多、涉及的对象广,实现精细化治理需要着力统筹好各部门各方面力量资源,解决好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凝聚各方合力,各类治理力量由“大党委”统一调度指挥,延伸社区管理链条,实现人员统一管理、资源统一使用、工作统一推进,让社区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独角戏”走向“大合唱”,形成立体多维的社区治理网络,推动实现城市基层党建从局部发力向整体融合全面发展。厘清有关部门(单位)与基层的治理职责,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不断推进“一窗受理,全科服务”运作模式,最大限度统筹社区服务资源,不断推动资源下沉,汇聚多方优势,联勤联动,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
科学配置人员编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细小琐碎。加之基于基层事务难处理、基层工作难做好、基层干部难提拔的片面认识,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出现工作力量薄弱的现象。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下沉机关工作人员充实一线,加强基层干部和机关干部的人员流动,促进基层经验和机关经验的互相交流,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探索和完善向重点社区选派第一书记的工作制度,让工作力量走进社区、走向基层、走进群众,在充实工作力量的同时带动社区干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在编制方面,充分考虑社区实际情况,解决好社区干部编制问题,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社区工作。
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党员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先锋模范,是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调研员”、社区群众“服务员”、社区事务“管理员”。要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包联走访群众制度,深化党员“双报到”工作,优化制度机制,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示范作用。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引导社区党员深入邻里街坊中,搭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成为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要全面提升辖区党员教育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党员管理新途径,创新党员管理机制,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党员积极性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