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个人能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完善”
喜欢毛姆,是因为他总能轻松的讲出仿佛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寻常”的故事。就如《刀锋》中的拉里,出场时像一个邻家男孩,故事中却做出了能引发人深思的举动。作为配角的众生却一直仿佛活在我们身边,尘世的味道那么足,去衬托一个超凡脱俗的主角。毛姆聪明的把他对生命全部的思考注入到这些出世和入世的人物身上,一来二去,明亮和昏暗高下立分。
在我看来,全书的奥义集中于一句话:“我认为一个人能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这四个字的分量太重了,想要完善自我,首先得足够了解自己,哪里需要完善,还要足够智慧和勤奋,学习如何去完善。而了解自我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下,就是这个人一定是向内思考,不断追寻意义的人。最初我们可能只关注于自身的外在条件,通过改善体型、服饰和举止来达到自我完善,之后大部分的人免不了开始关注于内心,因为追寻意义是我们人类隐藏的本能。
无论在什么年代,无论在什么国度,人们对于意义的追寻可以说是前赴后继的,就像我们工作中的结果导向,我们时刻得知道我们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人生也一样,虽然我们知道结局,可是向死而生总有一种绝望的气息,不足以支撑我们活着。
所以我们矛盾、我们彷徨、我们不安。有些人从宗教那里寻找到“圆满”的解释,有些人则在慌忙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混混沌沌,总是忘记了为什么混混沌沌。还有一些人,也是少数人,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看待自身,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终其一生寻找答案。
最初拉里是一个风光的飞行员,每当他飞行于云层之上时,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宇宙和无限中徜徉的美好。这是他认识宇宙认识自我的第一步。之后,在一次战争中,一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为了救他而牺牲,他眼看着一个前一秒还鲜活的生命瞬间消亡,生命之于他又多出了残酷的味道。从战争中归来,他又经历了现实生活中爱情的打击,更是让他对生存的意义产生了质疑。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彻底放弃了世俗的规则,靠“晃膀子”打零工来维持温饱,其他的时间都在书中或者高人身上寻找他想要的答案。与此同时,他生命轨迹中的其他人依旧在世俗中沉浮,绅士的里子不过是一团败絮,美人的爱情终究只是一场回忆。最后,他获得了他想要的东西,在回归尘世之后,决定彻底隐藏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之中,当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或者汽车修理工。
作者也试图把拉里回归时的心态尽量展现出来,但是对于意义的体会每个人很难相同。毛姆的聪明之处也在于不去灌输价值观,而是让我们自己从中发现闪光点。
不得不承认自己属于迷茫的一代,外部环境的平和让我们天生缺少使命感。而越来越多的诱惑和生活品质的升级让我们看起来最大的追求也无非挣钱消费。我们受到过高等教育,我们很容易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可是除了挣更多钱,买更好的东西,享受更好的待遇以外,好像在精神追求方面一片空白。网络填充了我们时间的空白,所以我们无法发现自己内心的空洞。只有当厌倦的某一个片刻,巨大的空虚才会涌上心头。
自我完善就是填补内心的空虚。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鸡汤”、“治愈”类型的文字,用部分人想象出来的美好去灌醉大部分被生活围困的人,一时间吟诵两句,或者发条朋友圈感慨一下,恰好掩饰了空虚的这一时刻。
说的人多,唯独做到的人少。
《刀锋》也适时的提醒了我,既然知道这一生会像一只荆棘鸟,直至一百岁,也永远不想停下追寻的脚步,那就从现在开始去做吧,起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