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在荷欧波诺波诺中遇见真正的自己》是一本自我探索、心理成长类的书籍。指出,“我”是由自己(意识)、内在小孩(潜意识)和超意识组成的,围绕三者关系进行阐述,帮助读者认识和疗愈自己,从而遇见真正的自己,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转变。
潜意识,犹如内在小孩般存在,管理着记忆,可以说是情绪的来源;
意识,就是平时的我们,对内在小孩扮演着母亲般的角色;
超意识,是指我们灵性的部分。
一、【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潜意识)拥有我们以前经历过的所有资讯,我们周遭发生的事、所体验的任何事情,都是由内在小孩所拥有的记忆所引起的。比如,你对某人抱有恨意,你正因此体验恨的情绪。这并非你本身憎恨什么事物,只是内在小孩“过去曾经憎恨某种事物的体验”的记忆被重播,你感觉到内在小孩曾经体验过的事而已。”
可能把记忆换成模式更容易理解。就像我们总是在同样的事情上发生不愉快,比如我因为某种不愉快而选择离开A家公司,那么在B家公司我还是会感受到同样原因引起的不愉快。这就是我对这类事情的看法,产生了记忆,形成了模式,同样情景一发生,内在小孩就自动重播原来的记忆(模式),形成了现在的你,意识的你。
这个就像解释了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理念:向内看,问题都是在自己身上。你的记忆,你的潜意识决定了现实的你,意识的你。
二【清理】
内在小孩保管着满满的记忆,如果你不告诉他“最好放下他们”设法做些事(清理),你将只会永远在原地打转。
要和内在小孩交流,和他一起作业去清理记忆,斩断模式。如何清理呢?书中介绍了几种工具,期中一种是四句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举个例子:
具体情境:你和你十几岁的孩子之间因为家务问题产生了争执。
清理步骤:
1、在争执后,找一个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2、在心中想象孩子的脸,然后默念:“对不起,我可能没有理解你的感受,请原谅我在争执中的言行。”
3、继续默念:“谢谢你,我的孩子,谢谢你让我意识到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爱你,无论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4、在下一次与孩子交流时,带着更多的理解和爱。
三、【自己改变,其他也会改变】
内在小孩,就像我们在观看DVD,只要不按下停止键,DVD就会反复播放,内在小孩也会从最初反复重播记忆。即使你已经对旧的故事感到厌烦,如果不按下暂停键,不借着清理删除DVD,下一篇DVD就不会开始。
所以,改变自己是首要的,要多和内在小孩链接,消除记忆,释放更多的空间让灵感进来。如何和内在小孩建立连接呢?可以用对话的方式。时刻问自己,现在感觉怎么样?现在要不要工作?要不要游戏等。这样有意识的和自己对话,感受到内在小孩的存在,照顾自己就是照顾内在小孩。
书中认为所谓有爱的状态,就是始终爱自己的状态,就算是面对自己的家人也一样。因为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才是真正地尊重对方、爱对方。
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对爱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天看似忙碌,其实是机械般的推着走,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要多听听自己内在的声音,照顾自己的感受,多和自己对话,遇见真正的自己。
附:这张图帮助我们对本书抽象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