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我要值班,不能回家扫墓,见到他人都回家团聚了,我也有点想家了。晚上看微信,才发现我妈在微信上问我感冒好了没有,我赶紧给她回了电话。
闲聊了十分钟,我妈说,没什么事了吧,那我就挂电话了。这是近一个月来,我们通的唯一一次电话。
睡觉的时候,我就在那想,这算不算是亲子关系出问题了呢?可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和我的爸妈的关系,也会出问题吗?
思考的结果是,倘若我自小就和我爸妈很多话聊,现在突然变得少联系且没话聊,那才是亲子关系出问题。然而我家并非是这种情况,我们一家人,一直都是少说话,多做事的人,互相聊得少,其实才是正常。想到这里,我也就释然了,安心入睡。
梦里,我躺在我妈的怀里,听我爸给我讲北风和太阳的故事。北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路人先把衣服脱下来,结果北风输给了太阳。故事还没讲完,我就着急地问我爸,北风是什么颜色的呀?我爸有点不高兴,叫我听故事的时候别插嘴。我妈低下头来,对着我的脸就吹气,然后笑着说,这就是北风的颜色。
醒来,没想明白这个梦的涵义,赶紧去翻最近看的书。终于在曹中玮教授的《当下,与你真诚相遇》一书中找到答案。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
当事人提到梦中发霉的娃娃,当她去想象自己成为这个发霉的娃娃时,她感觉到娃娃像是她个性里想排除掉的一部分,而娃娃本身感觉自己很无辜、很难过,为什么要被丢掉呢,我又不是自己愿意发霉的。
在随后的治疗中,当事人就感觉,娃娃是一些承袭自父母的价值观。当事人对这些来自父母的价值观的取舍非常矛盾,当场哭了起来。原来,她从她的母亲处,既感受到身为母亲对孩子的期待,又感受到母亲基于过去经验的担心,还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期待、担心和爱三者交错在一起,难舍难分。于是,曹教授让当事人怀抱着母亲的爱,再去看另外那两部分,引导当事人意识到,期待和担心会一直存在,因为那是母亲的问题,她可以把期待和担心还给母亲。而母亲对她的爱也会一直存在,因为在过去,这爱被期待和担心包裹起来,让她感觉不到爱,而现在期待和担心都还给母亲了,来自母亲的爱也就能被她感受到了。
在过去,我一直以为,亲子关系主要取决于家长。倘若只是孩子发生改变,家长没有改变,也是徒劳。现在细想,其实不然。只要有一方做出改变,亲子关系就会发生改变。亲子关系中可能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做出改变。如果没有一个人愿意改变,那么爱就会停留在过去,缺乏爱的当下,又怎么会有好的亲子关系呢?
我在梦中被我妈安抚,那是因为我在现实中感受到我妈的爱多一些。我在梦中被我爸批评,那是因为我在现实中感受到我爸的爱少一些。可是我爸对我爱真的比我妈对我的爱少吗?不,只是我爸表达的少,行动的多。就像那风,你看不见,用心感受,还是能感觉得到。
匈牙利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姆雷·凯尔泰兹在《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一书中回忆过他对他父亲的不解。他和父亲一起坐车出门,每次都要在一个车站下车。他提出,如果坐到下一站再下车的话,那么只需往回跑几步路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父亲答道:“我从不往回走路。”他问:“为什么不往回走?”回答是:“因为我不往回走。”他再问:“可为什么呢?”父亲再次回答道:“我说过了,因为我不往回走。”
凯尔泰兹记叙此事,似乎是在控诉他父亲的暴权,这让他“一筹莫展,垂头丧气”。而等到他也有机会为人父,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不!”,如暴君般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出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作为一个从纳粹集中营死里逃生的犹太人,他不想他的孩子以后重蹈他的苦难,于是,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他未出生的孩子的爱。
如果我们在现实的亲子关系中,除了看到父权,还能看到父爱,这样的亲子关系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同样的,当我们在说“母爱的控制”的时候,是否可以把控制还给母亲,把母爱留给自己呢?
我们不一定要去奢望我们的父母做出改变,我们可以自己先做出改变啊。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讲师陆远就曾写文章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有一种孝顺,是带父母跟上这个信息时代。他在文章中提及,假药骗子比我们还了解我们的父母,而在微信里,我们跟爸妈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他发问,这种情况,该责备的是父母吗?答案是,该由我们来带着他们赶上这个信息时代。
这让我想起之前向我求助过的同事和他女儿的问题。我这同事遇事就喜欢逃避,可是现在他自己的女儿出事了,他没得逃避,只能选择面对。他的女儿出了什么事呢?原来,他的女儿刚上初一,却遇到了个不喜欢的班主任,一次调皮捣蛋后,被班主任当众批评,她就开始厌学,成绩一落千丈。他无奈之下,就说要帮她转校。谁知转校手续还没办成,他女儿已经在同学面前吹嘘自己马上要转校,而转校的政策又有变动,转校已经没有可能。于是,女儿躲在家中不去上学,见到他回家就房门紧闭。
他该用父权去强迫女儿上学吗?还是应该耐心和女儿沟通?或许都是走不通的方法。
我当时的建议是,找他女儿的同龄人帮忙,从他的女儿入手,去促使她做出改变。一个月后,我再问他,他说,他的女儿已经回校上学,接受现状,而他们父女俩的关系,也在恢复之中。
没有人愿意改变,亲子关系怎么可能会好?改变别人很难,从我们自身开始改变,总还是做得到的。
文章转载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bin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