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
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一个“老年阿甘”的故事。如果说《阿甘正传》是年轻人面对茫然未来的放逐旅行,《一个人的朝圣》则是老年人无法面对过去而不得不为之的救赎之路。这本书有着典型的英格兰式的深沉,相较于阿甘,哈罗德更具有现实的人味。
一开始哈罗德只是出门回信,可是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生命的重量令他无法草草将手中信投放进去,走着走着,他思量着,也许可以走过去看她,也许他走过去,没有寄出这封信,奎妮就不会死。他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一直往前走,从一成不变、混沌压抑,包含各种复杂情绪的生活中走了出来。
这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寂寞与喧嚣,哈罗德也一次次与脑海中尘封已久的记忆相遇。妻子、儿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跟他渐行渐远。为什么他的生活黯淡无光,过着鸵鸟心态自我欺骗的人生。每一段记忆都是一个离别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让人动容不已。慢慢的,这一个又一个相遇彼此点缀,让这段贯穿英格兰对角线的旅程不再是一个关于徒步,关于死亡,关于放弃与坚持甚至宗教信仰的俗套故事。
哈罗德走向奎妮所在的疗养院,如同虔诚教徒的朝圣之旅,期待以自己的虔诚挽救生命,以自身的苦难洗涤众生。这一趟一步一脚的旅途,让哈罗德沉浸在纯粹的孤独里,反刍自己,重新拾回失落的人生。
本想挽救奎妮的生命,最后救赎的却是自己。
阿甘和哈罗德两个人是不同的,但也是一致的,不同在于对终点的认知,一致的是都选择了脱离常轨,做一件简单的事,沉淀下来,看看自己走过的生命,看看自己曾经犯过的错,看看前方的路。
结局的转变也让人为之一震。作者将生活里反复出现的善意谎言在此做了个完美呈现。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要更好的活下去。
毕竟,希望是留给生者的。
最后用随书附赠的卡片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走到最后,你终于成为了你本该成为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