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信的图标很可爱,咋看像两个猪鼻子,认真看才是两个对话框。这是内心快乐的人看到的猪鼻子,它是纯真的。
微信最大的功能在于交流,然而打开微信,看到登录界面美丽的大雄鸡,还有孤独的身影,很熟悉,那是自己,孤独的自己。特别深夜进入登录界面,看到的画像就是自己漂泊在茫茫人海中,孤独感四面八方涌来,抹杀黑灯前一秒所有的浮华。
右手拇指熟练地滑动手机屏幕爬楼翻看聊天记录,获悉对方给自己的信息,套看“发现”里那个红点带来的新内容。精彩的朋友圈,展示了新朋友,旧朋友这一天的喜怒哀乐。
今天自己刚好被上级批评了,和谁说说今天受的窝囊气好呢?或者今天刚好和恋人吵架,和邻居有摩擦,和谁谈谈心呢?翻看了几百个好友,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倾听者。
同事吧,怕被打小报告;同学吧,又似乎毕业后至今没联系;闺蜜吧,各自有各自的家庭琐事;好友ABCD君吧,似乎他们一个出差,一个忙得昏头转向,一个相亲,一个失恋;父母吧,怕他们担心。好了翻完全部人,最后只有自己发呆。
2
大家都在精彩,自己在孤独,默默煮杯咖啡,燃点寂寞的烟云。
纵使今天的事让自己极度难堪,难受,但是这又和你的好友有什么直接关系?你可以找个人大吐苦水,但是在你传递你的难过的时候,你同时也在传播负能量。或者对方可以感同身受,体会到你的难过,同情你,但是感同身受永远只是一个错体感受。他/她的内心不可能和你的内心一样会流血,会哭泣。
坏情绪我们允许它传递不多于三次,所谓事不过三,多了对方看到你闪动的头像大概就猜到内容,自然也会过滤掉你的信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回复迅速,但是以后还是同样的话题,对方就显得不耐烦,只是你隔着屏幕没看到。
负面情绪是让人唾弃的,它如病菌,一旦滋生传播,就会让人身心疲惫。传播它,很多时候我们处于无知状态。而人总是在倾诉不安,难过后,内心释然,然而却徒增了倾听者的烦恼。
当然遇到能感同身受的人也是幸运的。也有可能对方是给你灌输“认栽了吧,认错了吧,大度点吧等一系列圣母婊要求”。我们又不是上帝,有是非对错,爱恨情仇的感情是正常的。凭什么要求我们事事摆出一副世人即便错也得自己吞下是非曲直的态度。求真务实的态度,很多时候就是给自己争一口气,一口正气。
很多时我们找好友聊天并非传递一些坏情绪,但无可厚非的是我们在寻找认可,寻求精神支持。当我们获得对方充分的肯定与支持的时候,内心除了激动,还有感激。闺蜜在婆媳问题上总和我有些探讨,极大部分情况我们两人能义愤填膺统一对抗她懒得有点离谱,金钱欲望有点过分的婆婆。每每看到她对话结束发来拥抱或微笑的表情,我都能隔着屏幕看到她坚定的目光。
3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孤独。在没有人和你燃烧孤独的时候,不怕你咆哮大哭,就怕你吞下数颗安眠药。
谁没失意的时候,谁没挫败的时候,但是失意挫败后,喝杯冷水,咽下所有的苦楚,对着镜子笑一个大V脸,守住孤独寂寞的煎熬,便是翻身成功的第一步。失败乃成功之母,忍得孤独便是失意的最好解药。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爱情博弈中失败一方在耐得住失恋后的寂寞与孤独,便是下一次博弈中的胜利者。恋爱的失败,说明一段时间的情感输出即将清零,这是个冷酷的事实,不容分说。不管何种原因导致的分手,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甜蜜回忆的绞杀。这个过程孤独感会形成头脑风暴,抹杀一个人的意志。
写作的文人墨客都知晓写作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漫长,极能锤炼一个人的心智。煮酒论英雄,不在于你有多勇猛,而在你有多坚持,有多睿智,能如何看待这份孤独,用什么方法碾碎它。
我时常在深夜写文,不单单那句夜深人静,更因为深夜的思维能将孤独灌醉,让我宁静书写。深夜的星光,也点燃我前进的路,所以我从不孤独。也希望你不孤独于任何路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