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熏陶感染”式教学的学理探讨
熏陶感染泛指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语文学科里,熏陶感染,是特指文学作品发挥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情操与精神的培育。王荣生老师说这是属于“定篇”教学,定篇,在上一章节里面说过是定下来的教材里面的文章,属于经典类型的。熏陶感染,这是发挥定篇文章里面经典作品文化传承与人格培育的功能。
所以,熏陶感染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与我们的民族心理,传统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他是倾向于感性经验的整体把握,是属于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判断。
这里我想起了古诗词里面的语码,特殊的符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自然引发的联想,也是属于感性经验,属于主体的意向活动。
熏陶感染需要注意立足整体意义凸显价值取向,他的教化价值,与写作教学的实用价值不在同一层面,不能用于肢解文本。要想让学生受到经典作品的熏陶,最主要的方式是设身处地的体验。要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要让学生,做过于理性的概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二、从《石壕吏》课例看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15处“体验”这个词 ,何谓体验?“故圣人,以身体之”。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定义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看录像,感受战争场面,体验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里”。接着品味词句,“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习课文,和作者写文章刚好相反,看文章想象然后情发 ,想象意境 ,特别是古诗教学,有很多空白的地方需要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补白。创设情境,品位词句,想象意境,这是体验性教学策略之一。
三、反复诵读,逐层深入——《登岳阳楼》教学案例
这篇教学案例设计,全部围绕着读,一读,初步感知,二读探究意义,三读情感体验,四读换位体验。这个教学设计,有三大特点:1.围绕着读。2.围绕着体验。3.围绕着大量的课外阅读。带着体验的读,换位读,情感读,不同的读得方式,层层深入。课堂中引入了其他相关资料,他人对这首诗的评析,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从多角度的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巧问激趣,询词探旨——《祝福》教学案例
这个教学设计,是从关键词入手,哪些动词形象的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以问题带动文本解读,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 。整个教学过程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串联整节课,这节课始终,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整个课堂上,学生是主角,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然后能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无意识当中得到相应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