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豪和龙越发调皮,每天都有n位老师和同学,向我描述他们各种出格言行。批评、谈心、找“小老师”、积分、调座位、和家长联系家校共育、请其他老师帮着教育,各种方法挨个用遍,总是开始管用,后来就不行了,他俩开始约着避开同学和老师的视线,在厕所、在桌下、在上学放学路上,继续捣蛋。而我,逐渐感到焦躁、无奈、疲惫和愤怒。同时,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帮到他们?
那是一个午后,冬日暖阳洒在教室里,当我走进教室,看着又有同学走过来想“告状”时,我很生气,想彻底爆发。但突然,灵感闪现,我制止了那位同学,面对大家诧异的眼神,我微笑着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做出正确的行为,展现最好的自己包括豪与龙。同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在斗争,一个是“光明的自我”善良、诚实、守信、文明、好学,另一个是“黑暗的自我”,懒惰、自私、任性、说话不算数,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你心里斗争,谁赢了你就会表现出谁的特性。“光明的自我”喜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黑暗的自我”越批评就越得意,因为那正能显示“黑暗的力量”。我们要帮助豪和龙身上“光明的自我”,这样他们才会越变越好。豪、龙,你们愿意让同学们帮助,从而变成让大家喜欢的人吗?”二人赶紧点头,人都有寻找“归属感”的需求,都愿意被群体接受,孩子更不例外。
同学们被我的说法惊呆了,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接着说要求:“从现在开始,我希望同学们睁大眼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龙书写干净,豪做事儿利索。我只听同学们具体描述他们正确行为的话,多多益善。如有不足,由班长捡着重要向我汇报,一天不得超过三次。个别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就不用说了,当做看不见就行了。越强调那个“黑暗的自我”就越来劲儿,不理他最好。”
尽管孩子们一时半会儿还不理解我的想法,还三五不时地忍不住想“告状”,都被我微笑着制止了。慢慢地,找“优点”的、表扬他们具体行为的同学越来越多,而他俩,在同学们肯定的话语中,越来越自律。两周后,不用我再提醒,同学们也不来“告状”了,豪和龙的行为越来越规范,虽然还不能算是完全遵守纪律,还时不时的违点儿小规,但他们终于不再是“全班的焦点”了。也慢慢有了学习劲头儿,我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好的,即便中间有反复,我也能接纳,因为,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樊登老师说过“自尊感强的孩子自律能力强”,也许,当时我的灵感就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