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把房间里的窗户彻底关上了,原来基本上都留下一点儿缝隙,透透气还是很有必要的。之所以这一次选择牺牲掉不透气的风险,因为确实有点儿起鸡皮疙瘩。看样子这短袖短裤也该入库,准备穿秋裤了。哪怕温度还有21度,因为出的汗少了,冲得凉少了,所以衣服也不用换那么勤了,看起来倒是给懒癌发作找了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想想小时候对于冷真的是刻骨铭心。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温室效应,没有所谓的供暖设施,教室里是那种单层玻璃。那个时候没有柏油路,就是泥泞的路,雪化了以后,被各种车轮碾压后来再上冻,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刀片上一样,只不过不用担心伤到脚,对平衡性有点儿要求。那个时候河水会结冰,是真的可以在墙面走来走去。那个时候的小手儿真的是红彤彤的,小脸蛋也是红扑扑的,这可是平原红。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暂时遇到雨夹雪,那个脸上真的像是被凌乱的针尖扎。穿得是胶鞋,正常情况下是在下雨的时候才穿,可雪化了也要穿,不然棉鞋就湿了。只是没想到,那个胶鞋穿上确实不湿,可脚却麻木了,冻得没有知觉了。
印象很深,回到家以后,母亲立马拿出一盆热水。当冻僵的双脚放入热水盆以后,第一感觉竟然不是暖和,而是痒的很,大概这就是解冻的真实体验吧,谁冻谁知道。
不过那时候,再怎么冷,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好像这事儿压根就不是啥事儿一样。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是上小学,那个时候肯定比现在要冷,那个时候还没有洗衣机,没有供暖设施,那可真的是完全靠毅力来取暖。对了,那个时候倒是经常去炉子旁烤火,这大概也是那个时候的一种消遣吧。这么一想,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挺坚强的,现在的自己有点儿怂了。
对于冷,还有一种更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东北服役期间,那年冬天在外驻训。作为一种野外训练,愣是在雪地里呆了一个晚上,只是穿了一个大衣,没有地方睡觉,地上只是铺了一层薄薄的草。那个夜真的很漫长,每一分每一秒就像走错方向了一样,迟迟看不到身影。
好了,今天的成长365到此结束,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