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里看到一组很有趣的实用心理学概念:抽象的“为什么”式思维和具体的“是什么”式思维。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做出的决定和目标,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理解和归纳,最为典型的两种思维模式就是“为什么”式和“是什么”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如何看待“清理房间”这个行为?它表示你想让房间保持整洁干净,还是说,这个行为仅仅代表着你准备拿起拖把开始拖地?
这两种理解都无可厚非,但倾向于前者的思维方式就是抽象的“为什么”,而后者是具体的“是什么”。
西瓜与芝麻
用抽象的“为什么”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行为,它常常把一件小事与宏大的意义之间搭建起桥梁,能让人精神抖擞,更容易激发我们去做一件事的斗志。而“是什么”的思维模式却能够帮助我们用具体的细节来理解行为。这种思维方式更加适合我们去做一件困难、生疏、复杂或是需要很多时间学习的事。
我开始推敲自己参加自控力读写群这个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了。
起初,当然是因为一个宏大的目标——想在写作上有所提高,有所成绩而最终参加了读写群,那个时候,“为什么”帮助我做了这个决定。当我真正实施了这个决定,接下来我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执行,它具体到每一天需要写些什么,如何写,在哪个时间段写更好,“是什么”的思维模式帮助我面对这些问题。
这么说起来,宏大的西瓜和具体的芝麻各有优势,而最好的策略是根据不同的目标来适时转换这两种模式。
如何运用这两种模式
书中提到了相关的练习方法:
1.如何运用“为什么”模式思考
第一步:写下一件你近期因缺少动力或诱惑太多而无法实现的事,紧接着写出你想做这件事的原因(你的个人目的、你会得到什么)。
第二步:下次当你尝试做这件事的时候,停下来想想你之前总结的原因。
第三步:不断重复,直到它成为习惯为止。
2.如何运用“是什么”模式思考
第一步:依然是写出一件你想做,而且特别复杂、困难的事,紧接着写下第一步你需要做什么,越具体约好。
第二步:当你尝试做这件事时,停下来想下一步具体是什么。
第三步:专注于那个行动。
这两个方法看起来,都非常简单。但重要的是,你会去尝试用这两个方法吗?你尝试了,会持之以恒吗?
陷阱
书中还提及了这两个思维模式所潜藏的陷阱,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因为对其中一种思维模式的偏好,而确确实实掉进了这样的陷阱中。
因为抽象的“为什么”总是与宏大的意义扯上关系,它于是总会产生于对远期计划、行为的思考中。而“是什么”的思考方式单纯而具体,它总是会对近期的执行产生干扰。
当我们思考比较久远的事时,我们会牺牲实际的考虑而选择潜在的回报;但当我们思考近期要做什么时就满脑子官司,放下了愉悦。换言之,说到未来,我们都像探险家;说到当下,就都像会计了。
说了这么多,对于“为什么”和“是什么”,两种思维模式的洞察,将有助于我们跳脱出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为排除特定的困难而选择相应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