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文件对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作了进一步要求,文件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久久为功,着力以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动取得新成果、新成效。
一、把抓牢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清楚的看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耕地数量、质量、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等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牢牢守住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更高水平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受到贵州特殊地理条件制约,耕地不集中、不连片情况比较突出,机械化水平不高、群众小农经济思想依然存在,农业经济水平受到制约。又比如:农村青年一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工资水平、心理安慰等需求不断提升,能够学成归来留在家乡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少之又少,农村土地耕种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土地撂荒情况较普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要求,主要包括“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不断抓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稳定。
二、把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加强产业就业帮扶和重点地区帮扶支持作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手段。一是持续加强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的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要持续加强驻村工作队伍的选派轮换,不断提高驻村工作队伍活力,同时进一步明确驻村队伍工作职责,提高队伍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工作深入抓好落实。二是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强化产业帮扶分类指导,切实做到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切实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针对产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不明显等情况,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方式盘活产业,增加效益,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三、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作为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号文件第二十二条特别提到了“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是中央层面又一次把推动群众自治,促进特色文化繁荣发展写到文件中来。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思考如何学习发扬“村BA”、村超等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掘本地特色文化产业,切实把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推陈出新,从群众认可的本地特色文化中打造出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IP,深入推动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进步、提高,在传承中发展、繁荣。二是要充分借鉴从江‘村BA︐、榕江村超以及近期哈尔滨火爆的旅游热现象,通过一些列的政策措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当地群众的真诚相待等让游客充分感受政通人和的治理能力,通过政府引导、对文化活动多样性的探索和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等不断吸引外地游客争相感受,让积极、正面的反馈在各类媒介中广泛传播,推动地方文旅活动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