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绝对是今天华语电影圈的主角。
哭笑不得应该是冯小刚此刻的表情。
一方面,《我不是潘金莲》获得由国际影评人协会评出的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特别展映单元)。
在公认的奖项短板上扳回一局。
另一方面,距离上映不到两个礼拜,《我不是潘金莲》宣布撤档,挪到11月18日。
明眼人当然知道,触到审查底线了。
《我不是潘金莲》究竟好在哪?
又哪里犯规了?
也许,来自云舅的这篇提前影评,可以给你一些想要的答案。
没想到!
《我不是潘金莲》可能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电影!
云舅刚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看完本片首映。
不由发出感概。
本舅当然不是跟着老年纯玩团来旅游的。
因为我导演的影片《呼吸正常》入围"新导演"竞赛单元,而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入围主竞赛单元。
这都是猿粪哪。
所以舅观影片单的第一部就选了它。
开场前20分钟,媒体和业内人士的提前观影场外就排起了长龙。
看完后第一感觉:
这电影,很中国!
再看旁边外国群众的反应——
有的频频点头,有的默默不语,有的指手划脚,有的直奔厕所。
还有的估计看我长得像中国人(能不像么)直接围过来追问:
最后一场戏是啥意思啊,大兄弟?
我心里响起一句冯导《甲方乙方》的台词:
打死我也不说。
作为功成名就的资深导演,冯小刚本次的探索与新意,颇让云舅起敬。
因为冯小刚的电影,其实一直与艺术探索这类词无关。
他的长处是接地气,够讽刺,还很亲切。
但这一次,他玩出了个大招。
提到本片,大家第一直觉就是两个词:
一、圆形构图。
二、范冰冰扮丑。
先来说构图。
的确很成功。
中式意境贯穿始终,而且大多数采用正面和正侧面的90度机位——
这句话我来翻译一下。
看过《布达佩斯大饭店》么?就是文艺小清新最爱的韦斯安德森那种感觉。
手法相同,但冯导拍的跟小清新截然相反。
他拍的是传统,是体制,是人性的不甘与绝望,是荒诞与悲哀。
所以《我不是潘金莲》的构图成功,不光是因为他拍出了美感。
更因为这是一个中国人的传统叙事,中国人的传统风格。
就像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影片故事很简单: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个说法,不顾任何人的眼光,从县城到中央,一直告了10年状。
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在电影里是四个传统角色的合体:
小白菜,潘金莲,窦娥,白娘子。
她觉得自己是小白菜,苦。
他前夫觉得她是潘金莲,贱。
然后她四处申诉无门,自己还被公安请喝茶,冤。
接着她像白娘子一样十年修炼,非要找回说法,强。
为了压制这四个女人,影片给李雪莲设置了四大难关。
全是男人。
第一关,前夫。
因为忘恩负义,李雪莲说他是个畜牲。
第二关,两任县法院院长。
手握法律,却对人情关系无能为力。
第三关,两任县长。
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雷厉风行。
第四关,两任市长。
都是政治动物。
除了前夫,这些深明官场规则、手握重权的男人,他们一层压一层、一层管一层的政治关系被表现得入骨三分。
上一部对中国官场有类似批判力度的影片还是黄建新导演的《背靠背,脸对脸》。
有趣的是,在《我不是潘金莲》中,黄建新精彩地扮演了市长的顶头上司——省长,成为了官场食物链的一环。
而在他们之上,还有大领导。
中国的官场体制,从科级、市级到省部级甚至更高级,都在这部电影里出现了。
而让他们焦头烂额的只是件根本完全不值一提的小事:
一个农村妇女要离婚。
多么大胆、荒诞的黑色幽默。
就连发生故事的所在地,都叫“光明县”。
与影片奇特的视觉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中国社会的隐喻。
所有在县城发生的故事,都是用圆形的画幅。
因为这个小天地里面的各种人物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像是被封闭起来了。
它能自圆其说,又像铁桶一般,再多的理你也没地方说去,只能碰壁。
所以当李雪莲决定突破地方官场的束缚,上告北京时,画幅变成了手机竖屏一般的长方形。
方方正正,权威无比,不容置疑。
于是影片这一段在北京开政府会议的描述,也成了国产电影里少有的场面。
它们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里。
(非剧照)
但在《我不是潘金莲》里,它的细节被影像强调后,有着更意味深长的含义。
这又让人想起另一部政治讽刺力作,同样也是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
当然,除了遍布全片的圆形和方形画幅外,影片还在最后玩了宽银幕比例。
利用廉价偶像剧般的光线表达了一种救赎感。
可惜,最后几场戏有些泄气,削弱了前面建立的完整形式感与叙事力度。
也许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些东西没法做得太尽。
能拍到这样的程度,已然不容易。
可以说,《我不是潘金莲》有中国电影少见的直白的反男权思维。
包括大力渲染的官场政治结构,也是男权体现。
中国老话:无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方形和圆形的构图,就是在营造这种规矩。
另外影片中爱重复的一句老话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李雪莲就是这样的蚁穴。
她的目标只是想说“我不是潘金莲”,却无意击中了千里之堤的要害。
所以我们来到第二个话题:
范冰冰。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败关键,有一半在这个角色身上。
范冰冰的表演,能否超越当年巩俐扮演的秋菊?
能否把小白菜、潘金莲、窦娥、白娘子都演绎到位?
李雪莲打官司的过程,也就是她一次次被人欺骗,一次次与世隔绝的过程。
她孤独得只能跟牛倾诉。
不断告状,变成了她的人生追求。
她不怕流言蜚语和各种打压,最怕的却是失去人生追逐的目标。
很独特的女人,很悲催的人生。
有时候难免有点脸谱化,可能是因为:
这是一部由男人们来编导,目的又是批判男性权力的故事。
所以,尤其需要演员来塑造好她,成为她,给予她真正的生命。
而不是沦为简单的符号式人物。
范冰冰能演好吗?
尤其是那一口被网友吐槽的方言?
这个答案,等大家自行去电影院认证吧。
不是云舅甩锅。什么都说出来了,大家进电影院还看什么?
我个人再说一句吧。她不说话的时候,演得是比说话的时候好。
很喜欢她在最后跟范伟的那场对手戏。那个悲凉的笑容可以说调动了她所有的经验和演技。
她的进步,毫无疑问。
她不是潘金莲,也不是花瓶。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最后在上映的时候,能不能保持原貌。
所以提前对它的大胆和特别,表示尊敬。
它的存在,表示中国电影,并不都是潘金莲。
我是Sir还有话要说的分割线
可惜的是,就在云舅发出能不能原貌上映的担忧后。
今天,就传来《我不是潘金莲》换档的消息。
那句“好饭不怕晚”,与当年被临阵整改的《一步之遥》,何其相似。
前几天,《知乎》有个问题。
为什么近年韩国电影大获成功,而中国越来越烂?
评论一片沸腾。
@张小北老师的回答让Sir印象深刻——
审查对创作的伤害,尤其体现在对“好电影”上,因为烂片都差不多烂,千疮百孔,你再多捅一刀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好电影被捅一刀,那对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说白了,一部佳片的完成,是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的结果,剧本、表演、摄影、美术……但一部烂片的诞生,只需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能引发全面溃败。
做“好”太难,摆“烂”太简单。
而对于目前大多数想拍好电影的中国导演而言,审查,成为他们躲不开的子弹。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釜山行》?
政府为了维稳,谎报“全国安全思密达!”
《釜山行》
军队为了控制,把丧尸集中一地销毁!
《首尔站》
甚至《釜山行》这样的片名,都不可能被通过——你能想象名为《北京行》《上海行》的丧尸电影上映?
据Sir了解,《我不是潘金莲》的“犯规”,一处原因,是片名。
“潘金莲”是敏感词,不能光明正大地提。
虽然此说法未经证实,但从影片几度改名的历史,可猜出一二。
Sir说过,潘金莲这个名字,它背后的现实内涵,对中国人,不证自明。
这起情色复仇的起因,多多少少,有封建男权的投影。
而范冰冰饰演的这个农村妇人,典型的弱势群体,敢去告官,也隐隐指向女性意识的觉醒。
围绕“潘金莲”的变形记,就是中国女人的变形记。
片名《我不是潘金莲》,直白,贴题。
改成《我叫李雪莲》,不仅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也不明所以。
从一等降成三等,何苦?
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
在中国,每一部被禁的,都是好电影。
当然不是。
但追究这个偏见的由头,细思恐极。
更关键的是,每多一个“倒下的潘金莲”,偏见将在偏见者心中,进一步固化。
中国电影,不该输得这么冤。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