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尽情玩耍,尽情学习,尽情长大。找到热爱的事,找到值得爱的人,然后为了他们全力以赴。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善意,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强硬。和朋友们在一起。以及,不要沿着箭头相反的方向走。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不要和你妈争辩》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不要和你妈争辩》这本书中写到:“不要把刻薄当作能力,也不要将善意视为软弱。” 要学会“通过理解和尊重母亲的观点来保持家庭关系的和谐。”再联系今天刚刚结束的2025届适应性考试作文题“人本是艺术的,是富有同情心的。只是社会阻碍或消磨了。”逐渐理解了成长的意义。所谓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没有量的评价标准,也没有质的评价标准,是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行为调整和思想调整,以让自己不断适应现实的行为。
是啊,成长就是要学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以顺时,以顺势。这不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庄子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庖丁解牛》的“依乎天理,顺应天命”,《种树郭橐驼传》的“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吗?我们所谓的释放天性,所谓的逍遥自由,只能是一种相对情形下的自我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是在“撞了南墙”后的回头,必然是“碰壁”之后的豁然省悟。而有人能回头醒悟,自我调整,有人却执迷不悟,自我怀疑。
“不要沿着箭头相反的方向走。”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顺时顺势,不做无谓的牺牲吗?这个意识,何时才能有,行为何时才能调整到位呢?这恐怕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调整的过程。
愿我们能够在成长中领悟快乐的真谛,真正懂得顺应的内涵!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