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自我修行,不断地经历,不断地体会。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便能坦然面对,悦纳生活;依然活在别人的期待,世俗的眼光,自我的否定中,便拧巴的生活。
悉达多的一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追寻,经历世事后,终于顿悟,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悉达多出生婆罗门贵族,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但他的内心始终躁动不安,渴望寻找自我与生命的真谛,想要获得内心的安宁。
于是他离开舒适的家,踏上自我探寻之路。
他首先追随沙门苦修,通过禁欲、吃苦来寻求精神的解脱;但他发现这并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只是短暂的麻痹。
之后遇到佛陀乔达摩,聆听佛陀的教诲;他深受鼓舞,却没有追随佛陀学习,而是选择继续独自去经历、去体会。他觉得佛陀的智慧不是来源于他教诲中的话语,而是来源于他经历过后而形成的言行。
离开乔达摩后,他来到繁华的城市中。感受了情爱,体会了财富、权利的诱惑,在欲望、贪婪、放纵中迷失了自己。
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人性的欲望,世俗的诱惑。
终于,悉达多觉得这些俘虏了他,他要去寻找真正的自己。
于是他来到那条曾经离开乔达摩去到繁华城市的河边,作为一名船夫,渡人过河。
在静静地河流中,悉达多回想着自己的种种经历,回想着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不断地思考,每一种经历都让他学习成长。
悉达多在河边顿悟,他意识到世界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人们的每一种行为,是那么的纯粹。
自我不是通过逃避或打压某种欲望或追求某种固定模式获得,而是要接纳和拥抱,去感受和体会,在经历中学习、感悟。
悉达多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寻找,从而成为自己的过程。
跟随沙门苦修,和乔达摩交谈后的决定,在俗世中的经历,来到河边成为船夫的思考。他终于发现要真正切切的感受生活,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观察生活,克制自己。
悉达多在河边寻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成为了真正的自己,成为了一名智者。
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是寻找自己的过程,都是通往实现自我的必经之路。
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这是贯穿一生的修行。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式各样的人,也会被各种角色标签定义,也会有一些似乎不合时宜的想法。常常在忙碌与嘈杂中迷失自我,迷失本心。
我们不妨静下心,分离出别人的想法和要求,抛开它。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自己对对话。每一种外界的声音,每一次不同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思考的过程,但不能作为左右我们的枷锁。
在学习中成长,在经历中思考,找到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
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