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应全球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之一的“Springer”的邀请参与编写了专业著作《物质与非物质成瘾》,主要负责编写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三大章节。
今年,这本书面世了。可惜,目前只有英文原版,没有中文编译版。因此,我将对我编写的章节的中文手稿加以精简,整理成系列文章并推出。希望能对真正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专业书籍的行文表达难免比较理论化、枯燥,还请读者们谅解!
------------------------------------------------------------------------------
神经性贪食症( Bulimia Nervosa,BN)和暴食障碍( Binge Eating Disorder,BED)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患者们往往非常享受的进食行为,常进食可口的食物,例如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并且进食量明显超过了自身的能量需求上限但又无法控制。
如果从这个定义来讲,暴食障碍与神经性贪食症均属于食物成瘾的表现,符合“反复出现的心理渴求”这条成瘾障碍诊断最核心的标准。因此,国外已经有专家提出,将暴食障碍和神经性贪食症成为“食物成瘾”。
神经性贪食症与暴食障碍的主要区别是,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会有一些为防止发胖而做出的不适当的弥补行为,例如自我诱导呕吐,错误使用泻药,过度的锻炼等。暴食障碍则没有。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而言,食物成瘾仍需更多的研究,希望最终被纳入到“非物质相关障碍”分类中。
有神经性贪食症的个体经常与精神障碍共病,大多数经历至少一种其他精神障碍,并且其中许多个体经历过多种共病的情况。共病的疾病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类别,而是涉及各种精神障碍。
比如物质使用、特别是酒精或兴奋剂使用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有神经性贪食症的个体中至少是30%;兴奋剂的使用通常始于尝试控制食欲和体重。暴食障碍也与一些精神障碍共病。
因此,针对食物成瘾共病的精神障碍进行专业化的药物治疗,是治疗的重要方面。
最常见的药物治疗:抗抑郁药
研究证明对神经性贪食症有显著效果的是抗抑郁药,这一类药物大多数有效。研究样本量最大的是盐酸氟西汀,是美国FDA唯一批准用于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药物。
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氟西汀60mg/d是最有效的日剂量。一项氟西汀治疗青少年神经性性贪食的开放研究也得到了有效结果。
可是,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药物治疗效果的持久性,而现有的数据令人沮丧。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治疗一旦停止,大多数病人很快复发,甚至那些在治疗后维持阶段坚持用药的病人也复发或者脱落了。
药物治疗缺乏长期效果,加上相当高的脱落率,以及很多病人不愿意只接受药物治疗,这些都强调了对食物成瘾进行有效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实际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比较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应该联合心理治疗,对神经性贪食症目前得到主流认可的是CBT。我将在下文详细分析。
至于暴食障碍的药物治疗,仍在探索中,已有的研究提示多种药物可以抑制暴食行为(Robert E.Hales,2010)。
有一些证据表明,短效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洛酮)对暴食行为有一定疗效,但使用纳洛酮常规治疗剂量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并没有发现具有疗效。在高剂量纳洛酮( 200~300mg/d )的无对照临床试验中发现有一定的疗效,但因为担心高剂量纳洛酮有潜在的肝脏毒性而应慎用。
食物成瘾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食物成瘾的基石。这种心理治疗必需包括心理教育、营养管理、认知行为策略和增强动机,从而能综合性地解决食物成瘾带给患者的复杂问题。
(1)认知行为治疗
有强有力的研究证据表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是有效的,同时也有较少的研究证据表明人际关系疗法治疗神经性贪食症也是有效的。很多患者对减肥、健康和外在美等方面有错误认知的问题,对体重和体型太在意。
有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不足,甚至有误解,因此过于悲观绝望,失去求治的动力和信心。从而。对于上述两类患者,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可是,很多患者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又或者对疾病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看就是控制不了症状,这时候,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就很有限了。
(2)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
(注:在出版的书籍中此处为PITDH技术,即“深度催眠下的程序植入”技术。因该技术目前已经再一次迭代并已更名,便在此使用新的名称,下同)
对于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有限的情况,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CRRDH)就非常有针对性,对症状消除十分有效。目前,我已经利用CRRDH治疗过共12例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
该怎么理解“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我在上文提及,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的患者对美食有控制不住的冲动,就像上了瘾一样,这与成瘾疾病的机理是非常相近的。
通过这种技术,我改变患者对食物的条件反射:患者再看到美食的时候,内心是平静的,没有冲动和渴求;当患者感到心烦、压力大或者高兴时,不会首先想到通过吃美食来发泄,而是学会如何平复情绪,又或者选择运动、阅读等更积极的排解方式。
实践证明,患者的条件反射重建之后,平静、平和的情绪能够成功地帮助她们控制食量。其中,暴食症案例仅经过3次心理干预,神经性贪食症经过8~10次心理干预即康复,随访1年,未复发。当然,还需要较大规模的临床实践才能确定CRRDH技术对食物成瘾的治疗效果
(3)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
目前的临床实践证明,多数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的背后有创伤导致的抑郁症,很多患者经历过非常痛苦、焦虑甚至恐惧的情景,暴食行为是他们用来排解这种不良情绪的手段。所以,如果要彻底治愈此类疾病,包括创伤修复在内的系统化的治疗是必须的。
对于这样的患者,或者共病抑郁症、焦虑症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必须使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平复他们的心理创伤,让他们想起创伤事件时,内心也是平静的,坦然的。
否则,他们的情绪可能难以平静下来、顺利接受催眠。又或者,就算暴食行为消失了,但痛苦情绪仍在,他们就转而用其它不当的方法来排解情绪。
因此,对于有心理创伤的患者,创伤的修复非常重要,甚至可是说是根源问题。而且,创伤处理通常涉及家庭治疗,因为患者的创伤往往源于不健康的教育,恶劣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等。如果家庭环境不发生改变,非常不利于患者康复。
神经性贪食症的人际心理治疗
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 IPT,下同)是一种短疗程、有时限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Fairburn (1997)对IPT进行改良用于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IPT疗程一般为3—5个月共12 —20次治疗,与CBT类似也分为3个阶段。
基于IPT已有的一些应用,神经性贪食症门诊心理治疗的2个重要研究都将IPT与CBT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时IPT组显著改善,但是在缓解率、暴食及清除行为改善的疗效并不如CBT组好。
随访1年后未发现二者有疗效差异,缺乏疗效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IPT组病情继续改善而CBT组不再继续改善。鉴于IPT在随访研究中与CBT没有显著差异,而Fairburn等人的研究发现IPT疗效显著优于行为治疗组,因此目前普遍认为IPT对BN具有疗效。
暴食障碍的门诊心理治疗
初步研究证据提示辨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是暴食障碍的另一种有效治疗,行为体重管理可能适用于那些超重的BED患者。
DBT是第三代行为治疗的代表,它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案,以认知和行为学原则为基础,并以Zen Buddhism创立的"心理状态(mindfulness )”策略作为补充。DBT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能有效地在改变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目标与确认患者观点与接受改变困难的治疗重点之间找到平衡。
Telch等人改进并检验了为BED患者设计的集体DBT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暴食行为以及对进食、体型与体重的适应不良态度。DBT的疗效尚需更长随访对照研究来证实,但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它对暴食障碍有效。尽管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还需要大样本研究来证实,但研究结果提示包括第三代心理治疗在内的心理干预方法在进食障碍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