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晚更早改”?
“晚更早改”就是:晚上写更文在24点之前发出,第二天早上再修改。
两个星期前,我每天的更文是在早上6:30之前完成的,然后白天上班时间偷偷瞄几眼,偷偷读一遍,修改错别字,订正标点符号,添加照片,疏通句子等等。这种写作节奏让我有一段时间尝到了成就感的味道,然后深陷自嗨的井里。
不得不说,早上的状态非常特别,1,2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的思维很敏捷,灵光也经常乍现,早上的我写起来很轻松。
可是有一天,早起之后因为阅读友友们文章,导致自己更文时间没有了。
白天上班,专注于工作,晚上下班,家务琐事优先,更文的时间便排到最后。这让我不得不深更半夜急三火四地写文,也不得不披头散发地在24点之前发布。
结果是晚上写的东西实在太滥,尤其结尾几乎是在我打着盹了的状态下写的,前言不搭后语不说,有好几次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所以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的首要任务就是修改昨晚上公布的文章,这一改就需要1,2个小时,有时候题目都要重新起,更别说内容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责任感,“这篇文章我到底要说什么?”。用专业的态度对待业余写作,是我在学习过一些写作技巧之后产生的念头。
也就是说我突然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严格了,而我实在是写作小白,面对自己的感受,面对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却找不到正确的处理方式,尤其是我的字典里几乎零单词零语法。
有句话说得好:
优秀的写作从来都是痛苦的产物。如果你没有受伤,你就没有尽力。
轻松写作当然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人不是在“熬”着写呢?“轻松”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自由。就如同我无法让自己一夜暴富一样,我必须一步一步地挪,一字一字地敲。
正因为如此,改变时间作息可能是现在最佳选择。
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晚更早改”,我决定:早更日改,晚读书。
具体就是:早起用1,2个小时写文,白天碎片时间修修补补,晚上睡前读书补脑。
说到做到,就从明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