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晚次鄂州》赏析
黄豆老师记于鄂州
文/江鳥記於湖北O(∩_∩)O
[ 唐·卢纶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所谓次者到达也,题目是说“晚上到达鄂州城”,唐代鄂州指今日湖北武昌,并非现今湖北省鄂州市。当然鄂州武昌毗邻,唐代鄂州城范围亦有今日鄂州部分地区也未知,终究没人仔细探究。汉阳城指今日武汉汉阳。“三湘”指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搞清楚的诗歌写的地方乃是湖北境内,我们再来缕清作者卢纶写这首诗词的背景,也即是“创作背景”!
卢纶中晚唐时大历十大才子之一,公元739年出生于保定涿州农村,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依附于舅舅家生活,寄人篱下,倍感心酸,他的许多诗歌有所交代。又正好碰到兵荒马乱的“安史之乱”时期,安史之乱发生那一年正好16岁,八年的国乱自然没法考试咯,安史之乱平定后,我们的卢才子二十四岁有余。拨乱反正后,我们的大才子卢纶决定赴京赶考,信心满满,大有不考中不回头之势!
公元763年开始,我们的卢纶小兄弟连考八年皆不中,气得我们的大才子卢纶差点要骂娘,这样直到卢纶32岁还是平民百姓一个,只不过考试考多了结识的达官贵人也有一堆,因为在京城他的才气也是大名远扬咯!罢了,考了八年公务员没戏后,我们的卢纶也就放弃了考科举做官之路咯,干脆一心一意找朋友举荐做官算鸟!话说我们的大诗人杜甫也这么干过,譬如那句著名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出自杜甫的“自荐诗”!
闲话休提,说回咱们的卢大才子,他终于在34岁这年被宰相元载举荐为阌乡尉(阌乡县县官),这才开始短暂的官场生涯,后来宰相获罪,卢纶受牵连入狱!这首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前后,也就是公元755——763年期间,作者由江西逃难前往湖南,因为舅舅家在江西,所以从江西出发,沿江而上过九江黄石鄂州武汉,到达岳阳长沙去邵阳,此行目的地大约是邵阳了,因为后来他便是由邵阳前往长安参加的“公务员”考试!
这首诗当是作者卢纶坐船经过黄石鄂州一带所写。诗歌大意现简单翻译如下:雾气散开白云远去我远远能够望见汉阳城了,孤零零的船只大约还要行进一天的路程吧!做生意的商人们白天睡觉,我们自然知道那是因为江面风平浪静好睡眠啦,船夫们晚上说话感觉会有江潮发生,大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再过几天就可以看三湘江水的秋天美丽的景色了,我两边鬓角头发都快愁斑白了啊却还是一事无成(实际上作者当时在20岁左右,古人婚姻比较早多十三四岁结婚,所以说20岁白头发了并无不妥),我望着万里江水明月照耀下或明或暗,我多么想回到我的故乡啊!可是家乡所有的家业都被战乱毁坏了,更何况现在江边还能听到战争的好角声音响起,有家归不得,何处是我家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开篇心情愉悦,虽说躲避战乱多少有些郁闷,不过看到远处的汉阳城也心情特别好,所以首句用了“云开”!第二句交代路程。第三四句写这一天由黄石到鄂州的所见所闻,朴素而真实!第五第六句开始话锋一转写心情,转而为“郁闷之心”,因为心里想归家,归家可又回不得,会被乱军伤及,只好对着晚上的月亮独自叹息。最后两句作者大发感慨之情,感慨老家是回不得了,更有听到船外军队的号角声音连连响起,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毕】